第十二章 李副政委(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一個人的抗日最新章節!

當啷」,一枚血污的子彈頭掉進了盤子,吳銘稍稍松合傷口,上葯,打消炎針,然後示意孟慶和躺下來。

孟慶時和傷員頭腳相反躺在床上,吳銘拿出簡易輸血器。帶著針頭的皮管連接在他們靠緊的左右兩臂靜脈上,皮管中間一個三通閥門,閥門上連著注射器。吳銘把閥門通向孟慶時,抽拉針栓,殷紅的鮮血流入注射器,他再轉動閥門,血液便流入傷員體內。

「輸血」在當時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技術,特別是在野戰醫療條件下輸血,是人們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1938年6月,加拿大共產黨員諾爾曼.白求恩才在五台縣進行了第一次成功的戰地輸血,但直到現在,八路軍的多數醫療還不能熟練地使用這項技術。

看著尚未蘇醒的傷員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血色,吳銘長出了一口氣,轉過身,摘下口罩,手套,走出了屋子。

「謝謝您,劉先生。」孟慶時跟著走了出來,臉上略有些蒼白。

「盡人事,聽天命。」吳銘擺了擺手,「他們並沒脫離危險,你現在謝我還太早。」

「您的心意,我們必須表示感謝,這與結果無關。」孟慶時真誠地說道。

吳銘淡淡一笑,轉頭尋找多蘿西,卻看到剛才自告奮勇來當助手的多籮西,現在正坐在不遠處一個輕傷員跟前拿著個小本本在記錄著什么。那個輕傷員則是滿臉通紅,結結巴巴地在講述著。

「她是個熱心地美國記者,這是職業習慣。」吳銘微微皺眉,「你們八路軍如果有什么規矩,或者對於拍照、搜集材料或訪問談話等有限制的話,還請告訴她。」

「任何一個新聞記者來根據地訪問。我們都歡迎。不許新聞記者來根據地采訪的,不是我們,是gmd。」一個聲音突然從門口響起,吸引了吳銘的目光。

「副政委。」孟慶時轉頭看清進來的人,馬上一個立正,敬了個軍禮。

「你好,劉先生。」副政委李錦林本人物純屬虛構輕輕點了點頭,走上前伸出手來。「感謝你為挽救八路軍戰士所作的努力。」

「客氣了。」吳銘和他握了握手,臉上很平靜,「都是中國人,這算不了什么。」

這時,多蘿西也結束了與八路軍傷員地談話,笑著走了過來,「密斯特李,非常感謝,我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看來,李錦林是早就來過。看到吳銘正在給傷員作手術便沒進去打擾,而且還允許了多蘿西的采訪。

「如果兩位不累的話,我們可以出去談話!」李錦林做了個請的手勢,「讓這些傷員好好休息。」

「當然,我們不累。」多籮西搶著回答,吳銘只好咧了咧嘴。露出一點難看的笑意。

李錦林個子不高,中等身材,盡管留著胡子,但外表卻並不蒼老,也不顯得粗魯,又大又深的眼睛似乎有一種吸引力。他竟然會講英語,雖然有點遲緩,但相當准確。據他說已經有五年不講英語了。這使吳銘感到很驚訝。

「我來得稍遲了些,天色很晚,再加上各位旅途勞頓,便沒有去打擾。」李錦林笑著說道:「我們根據地條件有限。招待不周之處,還望各位海涵。」

「李政委客氣了。」吳銘微微一笑,「八路軍這次能夠出手相助,我們是感激不盡,些許不便,我們都理解,畢竟這是在敵後。」

「密斯特李,你是我遇到了gcd的,最大地官。」多蘿西拿著小本本湊了過來,「不知道是否方便接受一下我的采訪?」

「那個,李政委剛剛趕了很遠的路,一定很是疲憊,不如先讓他休息休息,改天再采訪吧!」吳銘搶著說道。

李錦林笑著點了點頭,別有深意地看了吳銘一眼,「也好,我隨時歡迎你們來采訪。」

多蘿西有些不甘地收起了小本本,和吳銘站起來告辭。

「明明是你不想讓我采訪,偏要說他趕路很累。」剛走出不遠,多籮西便對吳銘不滿地說道:「不知道你這人是怎么搞的。」

「我累了,想睡覺。」吳銘簡短地回答道:「你現在回去采訪也來得及,干嘛要跟我一起出來。」

「我們是一伙的,自然要共進退。」多蘿西理所當然地說道。

「誰和你是一伙的,胡說八道。」吳銘嗤之以鼻,「少套近乎,你願意去采訪你自己去,我可不陪著你,臭洋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