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同機而行(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一個人的抗日最新章節!

蔣介石明顯的蒼老了,無論是從身體,還是心里,在吳銘看來,他不過是在硬撐著,或許他還固執的堅持著,但蔣介石所犯的大部分錯誤也許是由於他的性格和思想上潛在缺點、以及幼年時期受教育很少的緣故。造成現在這樣一種局面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什么靈丹妙葯能夠解決的。

由於教育和信仰的原因,他的思想很保守,但他卻認為他自己是個革命者,而革命的含義包含很重要的幾個方面: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外國在華特權;通過重新樹立對傳統和儒家思想的尊敬來恢復中國在世界上的應有地位。

他擅於挑動一個人或一派人反對另一個人或另一派人,但他的觀點是狹隘的軍事觀點。他企圖依靠強力來實現他的權威,他對付反叛者的辦法是懲罰而不是改造。

蔣介石的頭腦過於簡單。從宣傳角度講,這種簡單化是有意義的,但從政治決策角度來講,過於簡單化就是缺少創見性。一個假的標簽會很快破壞貼標簽者的信譽,看來蔣介石對這種問題缺乏認識。

另一方面,在意識形態上,毛zd無疑也占了上風。毛zd看到了接受馬列主義的可能性,並使之適應中國這個農民占絕大多數的國家的實際情況。他還利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潛在吸引力,而這些知識分子已經喪失了他們的根基。

相比之下。蔣介石和國民黨卻疏遠知識階層,使他們無路可走,只有靠攏毛zd和中國gcd。雖然蔣介石認識到需要一種意識形態。但他試圖創立地新觀念卻讓人難以接受,最後終於流產。

另一方面,毛zd贏得了農民,而蔣介石卻聽信地主殘酷地對待農民,而且很久沒有解決土地改革的問題。

蔣介石在官邸會見了吳銘夫婦,在談話中,雙方都很默契的避開了目前中國國內地問題,一切都是在外交辭令似的虛偽的什么兩國友好相處。相互合作的話題。

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席位直到1971年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馬來亞政府與之建立良好的關系,也是從實際利益出發。畢竟早晚要對印度尼西亞采取軍事行動,取得美、中等聯合國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的支持是很必要的。

此時,北平「七五」慘案剛剛平息,遼沈戰役又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婉轉地拒絕了吳銘的北平燕大之行。在會談中,吳銘提出的其他訪問要求還有移民馬來亞地請求都獲得了蔣介石的首肯,而且蔣老先生還露出笑容,告訴吳銘,在上海有幾個老朋友正在等著歡迎他。最後,吳銘替自己的二老婆沈敏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國民政府能幫助尋找曾經和沈敏在一起訓練、戰斗過的幸存戰友,並邀請她們去馬來亞見面相聚。

國宴招待、拜謁中山陵、簽訂兩國建交公報等等事情在幾天內完成,國民政府還與馬來亞協商了通航事宜,上海機場和港口可以讓馬來亞飛機輪船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