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喜事(2 / 2)

一品惡婦 秋李子 1511 字 2023-01-17

她兒子已經用手捂住耳朵:「娘,這樣的話,您在我跟前說也好,去外頭說了,別人豈不笑的嘴歪。娘,叔叔的家業,我沒有想著是我的,茭娘妹妹比我們聰明,也比我們能干,以後說不定還要照顧著我們些,何苦去做這些事?」

吳大伯母伸手又要打,他兒子已經往前面跑去,吳大伯母急忙追上,口里還連叫著回來,吳大伯嘆一口氣,慢慢地踱回家去,這以後的日子,到底要怎么過啊?

吳大伯雖心中無限抱怨,還是租了後面那三間小屋,拿出些破爛家具,兒子也不嫌棄,找木匠該粉刷的粉刷,該修補的修補,把那小屋布置起來,又種了幾棵花草,這才去把媳婦接回來。親家果真親自把媳婦送來,不但如此,還備了桌酒,請吳大伯夫妻去坐坐,也當是給他們暖房。

吳大伯見了滿面笑容的親家,又聽到親家一口一個事出緊急,多多包涵的話,連抱怨都沒法抱怨,好容易喝完了酒,吃完了菜,也就叮囑兒子媳婦好好過日子。倒是吳大伯母一張臉一直沉在那里也不言語,媳婦也不像原先一樣膽小,雖還有些畏縮,但還是能說話的。

一頓酒喝完,吳大伯的兒子也就正式分家單過,事情很快傳的滿城都是,都笑話吳大伯母這做婆婆的太狠,竟逼的岳家出面,要兒子兒媳分開住才算數。

這事情柳氏母女自然也知道了,柳氏很是嘆了幾口氣,茭娘倒覺得這樣也好:「娘,您想,要不這樣做,嫂嫂不肯回來,大伯母的名聲又好聽到哪里去?」柳氏嗯了一聲就道:「雖說知道他們兩個不是什么好人,可一筆寫不出兩個吳字,聽別人一口一個吳家的如何如何,我這心里,總是有些過意不去。」

茭娘哦了一聲就抱住自己娘的肩膀:「娘覺得聽到個吳字心里就過意不去,但娘是姓柳的。」柳氏伸手戳女兒額頭一下:「胡說,女人家嫁了人,那就是夫家的人,娘家的姓,哪還能再提起?」

茭娘嘻嘻一笑,也不在意。柳氏瞧著茭娘面上笑容,女兒似乎越來越有主見了,這是好事,可女兒的婚事?這念頭剛一浮上來,柳氏就搖頭,罷了,他們父女都是有主見的,自己聽著就是。

日子又悄悄地過去了一年,這一年茭娘都十八了,這個年齡,在蘇州城都不算小了。自從吳能說過再不讓茭娘尋親,就在這家里待一輩子的話之後,媒婆來的就少了,就算她們來,也多是講一些別人家的閑話。

汪舉人的女兒已經嫁了一個舉人做填房,說起這事柳氏還奇怪:「怎么肯把女兒嫁去做填房?」

倒是裘媒婆笑了:「那舉人今年還不到三十,前年走過一次會試,雖沒考中,卻也認了幾個大人物做老師,還常出入知府衙門,這樣的舉人,年輕有為,誰不想女兒嫁給他?這回是剛聽說他斷了弦,就有人托我去說媒,汪舉人這,才是來的恰好呢。」

柳氏恍然大悟,正在旁邊做針線的茭娘嘀咕一句:「這舉人秀才,真就那么好?」裘媒婆站起身打茭娘肩膀一下:「這要是窮秀才,老舉人,自然算不得什么好。可要是年輕秀才,年輕舉人,那自然是好配對。不說別的,就說汪舉人,他四十那年中了舉人,又做了好幾個很肥的館,打過幾次秋風,家里也有上千銀子過活,還和我說,若再不中,那就選了官去,做上兩三任,回來和知縣老爺論起來,也不差。」

裘媒婆說了一堆,柳氏見女兒面上神色曉得她沒聽進去,微笑著對女兒道:「也只是當個閑話講講,要是……」茭娘把針線放下認真地瞧著柳氏:「娘,我們說好了的。」柳氏立即收起話頭,茭娘收拾著針線起身:「我去瞧瞧陳嬸嬸的午飯做好沒有。」

見茭娘一溜煙跑了,裘媒婆嘆氣:「哎,好好的一個一品……」柳氏用手捂住嘴笑:「裘嫂嫂,你就別說這樣的玩笑話了,什么一品不一品的,我們也巴不到,只望著女兒好好的就是。」裘媒婆應了一聲,再次遲疑地問:「那么,真的不想給你家姐姐尋一個?」

柳氏放下手嘆氣:「這話,由不得我,他們父女倆定了,我也只能眼一閉,當做這事不關我事。」裘媒婆嗯了一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也就告辭出去,柳氏把她送到門口,剛打開門就聽到門外傳來鞭炮聲,還有蘇二嫂喜悅的笑聲。

柳氏和裘媒婆都覺得奇怪,裘媒婆已經走出門高聲問蘇二嫂:「這不年不節的,又有什么喜事了?」

不等蘇二嫂回答,旁邊已經有人高聲笑著告訴裘媒婆:「是喜事,大喜事,蘇二嫂的侄兒,蘇秀才前去赴試,中了舉人,這會兒報子來報過,我們正要一起去蘇家那邊賀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