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陋習(2 / 2)

一品惡婦 秋李子 1499 字 2023-01-17

劉三嫂嘆氣:「太太,不是這樣說,若是因著男孩能延續宗族,也有能光宗耀祖的,這自然是平常事。可這地方上,風俗更怪呢。」說著劉三嫂有些遲疑地看著茭娘:「這些話,奶奶剛生產,我是不敢說,怕把奶奶氣出個好歹來。」

「你就說罷,免得這會兒,大家都閑著,沒個說話的人兒。」茭娘被引起好奇心,自然要問個清楚明白。劉三嫂坐下:「這要是大戶人家,也不缺銀子,女兒家生下來,還能好好看待,頂多就是覺得生女兒多了,會覺得晦氣,這倒也罷。」

聽到晦氣兩個字,蘇母已經皺眉:「哪是這樣說的,生兒長女,都是命里帶著的,有些人家不積福,生不了兒子,哪能怪女兒?」茭娘也在那點頭。劉三嫂繼續往下說:「這要是小戶人家,生的頭一個女兒,還能逃過了命,若是生到兩三個,還是女兒,也不說什么別的,登時尿桶里面就溺死了。」

「竟然有這等事?」蘇母站起身驚訝地問,劉三嫂點頭:「我已經問的清楚了,穩婆還說,就算有些大戶人家,有錢養女兒,見穩婆接生下來的是女兒,也多有嫌棄穩婆晦氣的,所以這穩婆,個個都怕接生了女兒,別的倒不打緊,若接生的個個都是女兒,不是兒子,就連吃飯都沒處吃了。」

蘇母見茭娘臉色都氣白了,忙拉住劉三嫂示意她不要說了,這才對茭娘道:「只怕是穩婆希圖多得些賞錢,這才誇大其詞,媳婦,你也不要放在心上。照我瞧來,為官的人,是要施德政講教化的,若連這樣不好的風俗都不肯阻止,怎能算得上好官,所以這溺女的事,有是想來有的,不過沒有這穩婆說的那么厲害就是。」

劉三嫂見茭娘臉色都白了,也生怕有個好歹出來,急忙順著蘇母的話點頭。茭娘的神色慢慢好轉,就對劉三嫂道:「等洗三那天,我再問問。還有,這慣常的,地方上的事,他也常去的,到時也問問。」

劉三嫂應是,蘇母也就又和茭娘說幾句閑話。

轉眼洗三那天,有來往的縉紳太太都來添盆,自然柳太太照常不肯來,能進產房和茭娘說話的也只有來往比較親密的,茭娘問起穩婆說的這件事,王太太的臉色先變了,接著王太太才笑著道:「這種事,我們家里是沒聽說過的。」

沈妾也坐在一邊,也笑著道:「奶奶問這話,就問錯了人,大戶人家,娶妻納妾,為的是生兒育女,若是偏愛孩子的,這是常見的,可也沒有這養女就要溺死的事。至於那小戶之家……」

沈妾頓一頓就微笑:「我當初養在家里時候,爹娘也從不和我說這些閑話,竟是不知道。」茭娘看著她們幾個神色,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但還是微笑著道:「果然就是我白問了,想來這添油加醋的話,也是有的。」

王太太和沈妾松了一口氣:「奶奶說的是。」劉三嫂已經在外面道:「穩婆要來給奶奶磕頭。」說著穩婆已經笑的合不攏嘴地抱著一個包袱進來,這包袱里,就是今兒各位來添盆的禮物。穩婆把包袱放在地上,這才跪下給茭娘磕頭:「奶奶大恩大德,姐兒必定也是大富大貴。」

茭娘點頭說了兩句多謝的話,這穩婆也就站起身抱著包袱,笑眯眯地出去。王太太和沈妾也就起身告辭。從這到外面還要走一段,沈妾已經對王太太嘆氣:「這件事,總是心知肚明的,我瞧蘇知縣也是個好官,若是說了實話,只怕蘇奶奶就會和蘇知縣說,到時止住了這件陋俗,也是好事。」

王太太鼻子里面哼出一聲:「這一任官來了,止住了,可是下一任官呢?那些女孩子,就沒投了個好胎,到時不過是白白的……」說著王太太就快走兩步,要上轎而去,沈妾給她掀著轎簾,故意打趣:「若是這樣,倒更要積德,好求下輩子,能轉個男胎。」

王太太噗嗤一聲笑出來,也就上轎而去,沈妾也往自己轎子走去,轎子轉出縣衙後門,已有幾個人走上縣衙大門,在那要遞狀子,沈妾瞧了一瞧,見是幾個鄉下人打扮,想是因為瑣事來,也沒放在心上,讓轎子離去。

蘇桐剛和裘師爺他們說完話,正要回後衙,就聽到有人來告狀,說很急,也就往堂上去。來告狀的幾個農人打扮的,那狀子想是央村里秀才寫的,還有幾個別字。蘇桐接過狀子仔細瞧了瞧,就對被告道:「據這狀子,你拐帶了別人家的女兒養大了,這會兒別人尋來,你就該把女兒還給人家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