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隋胡大戰(上)(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812 字 2023-01-27

在一片軍車輜重旁,宇文成都也在低聲向宇文化及請戰,「少帥,你在大營留守,應安全無恙,你就讓卑職隨軍出戰吧!」

宇文化及狠狠瞪了他一眼,態度異常嚴厲,「你別忘記自己的身份,你不過是我宇文閥的家將而已,別以為自己和楊素說了幾句話,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你們的職責是保護我的安全,除了我身邊,你哪里也不能去!」

宇文成都心中萬分失望,他做夢也想得到這種上陣殺敵的機會,眼看機會已經近到咫尺,他卻無法抓住,他深深低下頭,不再多說一句話,心中有著無盡的遺憾和憤懣。

宇文化及冷冷哼了一聲,他早就看不慣這個大太保了,不知自己身份,自以為有點武藝就到處與人搭訕,想攀高枝,不把他放在眼中,這個人他不想要,宇文化及恨不得一腳把他踢走,但不是現在,現在踢走他就遂了他的意,休想!

八萬隋軍浩浩盪盪向北方草原開去,旌旗遮天蔽日,在中軍上空,一丈八尺高的赤紅色隋軍戰旗格外醒目,大旗上,十二根斿帶迎風招展。

但隋軍並不需要走多遠,昨晚另一支斥候在百里外發現了突厥軍的主力。

楊元慶是第一軍,位於隊伍的最前面,他們是斥候,作戰時,他們將在外圍游射落單的突厥軍,同時通報各種情報,不參與集團沖擊。

尉遲綰悄悄地趕上楊元慶,和他並馬而行,她一直很擔心,士兵陣亡火化時一般要剝光衣甲,赤身而焚,這是她最害怕的事情,她小聲對楊元慶道:「火長,假如我陣亡,你不要讓別人看出我的真實身份,把我就地火化,骨灰送還我父親。」

楊元慶點點頭,「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數。」

「那你呢?有什么遺言嗎?」尉遲綰又低聲問。

楊元慶拍拍她的胳臂,笑了笑,「你不用擔心我,我不想死,老天也拿我沒有辦法。」

就在這時,忽然有士兵大喊,「突厥探子!」

只見一隊突厥士兵在數里外出現,遠遠地查看他們情況,第一軍主將周羅睺怒喝一聲,「斥候軍在哪里?」

楊元慶一揮手,「第五火弟兄,跟我來!」

他揮動馬槊,策馬向突厥探子疾奔而去,六名弟兄跟著他一路奔馳,不僅是他們,第一軍的數百名斥候一齊出動,向十幾名突厥探子追殺而去。

。。。。。。。。

此時,在五十里外,十余萬突厥大軍也同樣在快速行軍,准備迎戰隋軍。

突厥人起源於西海之東(今咸海),屬於白種人和黃白混血種人,普遍身材高大,善於騎射,他們逐漸向東遷徙,最後擊敗柔然,成為漠北草原的主人。

而在隋朝開國年間,由於隋王朝實施反間計,使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而十二年前沙缽略可汗死後,東西突厥正式分裂,達頭可汗便成為西突厥之主。

達頭可汗全名阿史那玷厥,是西突厥開創者室點密之子,今年約四十余歲,藍目闊臉,身材魁梧。

他心胸狹窄,極為記仇,為人心狠手辣,同時,他又像狼一樣狡猾。

這次他和**的都藍可汗聯合剿滅了染干部,他的目標卻不是隋朝,而是想趁機擊敗**而統一草原,不料隋朝大舉出兵,打亂了他的計劃,如今他只有先擊潰從五原北上的隋軍,再東去圍剿都藍。

這幾天,達頭可汗的心情格外惡劣,他最心愛的小兒子伯力竟然被隋軍斥候所殺,這個仇他若不報,他誓不為人。

達頭可汗的軍隊行軍速度並不快,他同樣在等待探子的消息,他騎在一匹極為雄健的紅色戰馬上,這是石國進貢給他的大宛駿馬,剛過三歲,疾奔時速度如風馳電掣,可以奔馳千里,堪稱馬中之王。

達頭可汗目光陰冷地望著草原南方,心中再考慮如何應對隋軍的兵車騎陣,他年輕時曾經和隋軍作戰,深知這種陣型不利於突厥發揮戰馬犀利的優勢,他在考慮要不要先進攻隋軍的後勤大營。

兩名渾身是血的騎兵疾奔而歸,正是他派出去的探子,他們遭遇隋軍斥候攔截,大半陣亡,只剩兩人逃回。

馬上騎兵大聲稟報:「可汗,前方三十里外已發現隋軍主力,約八萬人。」

達頭可汗沉聲問:「他們是什么陣型?有多少兵車?」

「回稟可汗,他們沒有帶兵車,只有騎兵和步兵。」

「你說什么?」

達頭可汗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隋軍沒有兵車?」

「是!我們看得清清楚楚,一輛兵車沒有,只有騎兵和步兵。」

達頭可汗狂喜,他跳下馬跪下,雙臂向蒼天張開,激動得大喊:「這是蒼天騰格里在助我啊!」

他跳上馬對十幾萬突厥騎兵大喊:「騰格里在保佑我們,直接擊潰隋軍主力,以人頭記功!」

十幾萬突厥軍爆發出沖天狂吼,突厥白旗揮舞,戰刀在陽光下閃爍,他們如草原上無邊無際的狼群,向三十里外的隋軍主力猛撲而去。

。。。。。。。。。

【最關鍵時刻的求票】

更新最快的武動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