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死之約【求月票】(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2136 字 2023-01-27

停一下,楊元慶又道:「不過這件事我倒有一個想法。」

楊元慶便湊上前低聲給楊昭說了幾句·楊昭眼睛頓時瞪圓了,倒吸了一口冷氣,天啊!這個楊元慶的膽子也未免太大了。

「不行·這辦法太狠毒了,我不能答應你!」楊昭一口回絕。

楊元慶也知自己的辦法狠毒,但他現在要抱牢楊廣的大腿,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要賭這一把,楊元慶搖搖頭道:「殿下,要做大事,光有婦人心腸可是不行的,該狠的時候還得狠,否則殿下有一天就會因為心腸太好·而敗在齊王手上,請殿下三思。」

楊元慶的話擊中了楊昭的要害,他沉思良久,終於點點頭,「這件事我是不能接受,不過我可以去和父皇說一說·看父皇態度如何

楊素之孫要與賀若弼生死決戰的消息像一陣風似的傳遍了大興城,緋聞和決戰一向都是普通人最感興趣的話題,一時間,賀楊之戰成為了整個京城的焦點,甚至取代了十天後將舉行了三品十八將之爭,酒肆、青樓、樂坊、客棧、賭館,幾乎所有人公共場所都在談論這場生死之戰,每個人都在興奮地期待著結果。

不屑之人也有,堂堂的宋國公不顧身份,竟然要和一個邊軍偏將進行生死之戰,令人不齒。

但也有人明白,以楊素現在如日中天的地位,賀若弼想告倒楊素的孫子幾乎是不可能,他也只能用這種私人決斗的方式來報殺子之仇。

這率消息越傳越廣,甚至傳進皇宮,最終驚動了皇帝楊廣。

太掖殿御書房內,楊廣坐在御榻上,正在聽取楊玄感講訴賀楊之爭的前因後果,其實這件事楊廣也知道一點,他聽女兒南陽公主講過楊元慶沖擊賀若府的經過,他也知道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盡管賀若弼在這件事情上遭受了奇恥大辱,最後兒子也病死了,可謂遭受重創,但楊廣並不想管,一方面固然是楊元慶救過他的命,而另一方面,賀若弼支持前太子楊勇,令楊廣一直耿耿於懷,他懷疑賀若弼也參與了仁壽宮之變,只是沒有證據,柳述自殺,把所有的證據都湮沒了,賀若弼若由此而死,是最好不過。

楊廣見楊玄感憂心忡忡,希望自己能夠出面制止這場私斗,他不由微微一笑,「楊愛卿,其實朕以為應該是賀若弼那邊來求朕制止才對,難道楊愛卿以為元慶會遭遇不幸嗎?」

楊玄感苦笑一聲道:「陛下,元慶是臣的兒子,不管是他被殺,還是他殺了賀若弼,臣覺得都不妥,畢竟賀若弼是朝廷重臣,在朝廷有很深的人脈,就算是公平決斗而死,可元慶還是會豎立很多敵人,陛下,元慶還太年輕,不懂這種人情世故,而且這場私斗也有失朝廷體統,臣懇求陛下下旨,制止這場不必要的私斗。」

楊廣沉思片刻便問:「誰是他們生死之戰的中間人?」

「微臣聽說是獨孤整。」

獨孤整是獨孤羅之弟,也是關隴貴族中重要人物,楊廣有點愣住,他腦海里在這一瞬間閃過一個念頭,盡管這個念頭還不是很清晰,僅僅只是一個模糊的輪廓,但他還是激動得忍不住微微手抖,但楊廣很快克制住內心的激動,淡淡一笑道:「這樣吧!你讓元慶來見見朕,我來勸勸他。」

「陛下,元慶已經不住在府中,臣聽說他暫時住在晉王府內。」

楊廣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算了,這件事朕心里有數,愛卿退下吧!」

「微臣謝陛下!」

楊玄感退了下去,楊廣見門口一名宦官欲言又止,便問:「什么事?」

「陛下,晉王殿下來了,說有急事求見。」

「宣他進來!」

片刻,楊昭艱難走進御書房,給父親跪下,「兒臣參見父皇,祝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自從仁壽宮事件後,楊廣對長子楊昭的印象好了很多,長子雖身子肥胖,但頭腦很清醒,辦事也得力,關鍵是他待人寬厚,讓楊廣很欣慰,他來把一切阻礙都掃平,再讓兒子施仁政,這也不錯,只是他的身體讓人揪心。

想到這,楊廣柔聲問兒子,「皇兒最近身體如何?」

楊昭鼻子猛地一酸,多少年了,父親都沒問過自己身體,今天又關心自己了,他哽咽地道:「多謝父皇關心,兒臣很好,體重已經有所下降。」

「這是好事,你要控制住自己對食物的**,這樣會慢慢瘦下來,你的身體就會變好,朕很期待你身體變得強壯。」

楊昭磕了個頭,紅著眼睛道:「兒臣銘記父皇之言,絕不放縱自己。」

「這樣朕就放心了。」

楊笑著點點頭,又問道:「皇兒今天來有什么事嗎?」

「父皇,關於楊元慶和賀若弼之斗,楊元慶給兒臣提了個建議。」

楊昭向兩邊宦官看了看,沒有再說下去,楊廣向兩邊揮揮手,「你們都下去!」

所有宦官都退下,御書房里就只剩下楊廣父子二人。

「你說吧!楊元慶提了什么建議?」

幾名小宦官躲在角落里低聲竊語,言語中充滿了對楊玄感的不滿。

「楊使君也是,聖上朝務這么繁重,他還拿這些家事來煩惱聖上,聖上還真聽他嗦了半天。」

「哎!你們不懂,畢竟賀若弼是宋國公,他堂堂一介國公,還跑出去寫生死狀,和人斗生斗死,這樣太失體統。」

「錯!你們統統都錯了,根本原因是楊元慶是楊太仆之孫,聖上必須看楊太仆的面子,所以才過問。」

幾個人竊竊議論,這時,房間里傳來皇帝楊廣的聲音,「進來一人。」

幾名宦官慌忙推門進去,只見楊昭垂手站在一旁,而楊廣背手站在窗前淡淡對楊昭笑道:「這小子頭腦不錯,居然和朕不謀而合。

「陛下,請吩咐!」宦官請示道。

楊廣立刻回頭吩咐道:「去晉王府把楊元慶給朕找來。」

。。。。。。。。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