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月圓之夜(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991 字 2023-01-27

處月部由幾十個小部落組成,他們分布在從蒲類海到輪台之間千余里的草原上,信奉薩滿教,並和突厥人一樣以狼為圖騰,他們的戰旗上也會綉上狼頭。

這次攻打伊吾是處月部期待已久,處月部不大不小,他們想和其他鐵勒人一樣強大,就需要大量人口補充,需要女人,他們早就看中了擁有二十余萬人口但兵力卻柔弱的烏孫人,只是西突厥不准他們進攻伊吾,處月人就像一頭被主人用皮帶拴住脖子的惡犬,無比垂涎地盯著不遠處肥美的肉,卻無法到吃到。

現在主人解開了他們脖子上的皮帶,他們便迫不及待,盡管伊吾多了五千隋軍,但飢餓無比的處月人也已經顧不上,他們要連隋軍一起吃掉,金箭令在十天前已經發出,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數萬處月勇士匯集蒲類海畔的草原上,一頂頂的帳篷一望無際。

或許是崇拜狼的緣故,處月人對月圓之夜也有一種特殊情結,和突厥人一樣,處月人需要在月圓之夜舉行出兵祭祀,由巫師向神靈表達處羅人的敬意,懇請神靈保佑他們出兵勝利。

一輪清亮的圓月掛在黑緞一般的天幕,四周再無星辰,圓月孤獨地凝望著大地,只是在它凝望蒲類海畔時,清輝中便仿佛多了幾分詭異。[]

月光籠罩下,在一片開闊的草地上,一堆籌火正熊熊燃燒,巨大的火舌騰起三丈之高,數百名大大小小的酋長和長老圍坐在籌火旁,身體隨著鼓點而輕輕搖晃,在火堆旁,三名薩滿巫師帶著十幾名徒弟正在舉行儀式,他們穿著鬼怪一般的服飾,癲狂起舞。

所有的酋長和長老都如醉如痴惟獨大酋長之弟朱邪孜也顯得有些心事重重,他是處月部唯一和隋軍交過手的酋長級人物,隋軍強大的戰斗力令他到現在還後怕,他們三千余人圍攻一百隋軍巡哨,被這一百人前前後後殺死了近五百名處月勇士,而隋軍只損失了三十三人。

更重要是,他從一名受傷被俘的隋軍士兵口中得知,這支隋軍的主將竟然就是殺死達頭可汗的楊元慶,幾乎將薛延陀人打得滅族,朱邪孜也心中害怕之極,但誰也不聽他的勸告,這些人眼里只有烏孫女人,包括他們的大酋長。

朱邪孜也偷眼向他的兄長,也就是處月大酋長朱邪骨望去,他正閉著眼,跟隨著鼓點晃動身體,朱邪孜也趁眾人不備,悄悄起身,迅速向自己的部落而去,別人想要被滅族,他管不了,但他要保護住自己的部落,朱邪孜也下定了決心,他要立刻把自己的部落帶走,離開這個充滿危險的地方。

在距離蒲類海約七八里外,有一座低緩的丘陵,丘陵被茂盛的森林覆蓋,延綿二十余里,一直和時羅漫山腳的森林連成一片,這片森林就像一座黑色的屏風,橫亘在蒲類海的東面。

此時在北部一段森林前,涌出了密密麻麻的騎兵,有近萬人之多,正是從伊吾城趕來的隋軍,但不僅僅是隋軍,還有四千伊吾國的軍隊,由楊元慶的八名鐵衛率領,他們的裝備要比隋軍的裝備差很遠,沒有盔甲,都是和處月軍一樣的皮甲,武器以長矛為主,配以刀和引箭,而弓箭也是和處月人一樣的單引,射程只有三十步,不過他們的士氣卻和隋軍一樣高昂。

他們每一個人都明白,處月人十幾年來一直是他們的死敵,他們現在並不是為隋軍作戰,而是在保護自己的妻女。

楊元慶在隊伍的最前面,手執破天梨,冷冷地注視著數里外清晰可見的火光,還能隱隱聽見隨風送來的鼓聲,現在已是二更時分,他們居然還在舉行祭祀,令他有點不耐煩了。

這時,隨軍出征的王子阿漫在楊元慶身旁低聲道:「將軍,這種出征祭祀要舉行一個通宵,我們烏孫人也是這樣,但沒有關系,只有酋長和長老參加,士兵們早已睡了,他們必須保持充沛體力,明天一早才能出征。

楊元慶點了點頭,他還在等斥候的消息,這時,一名騎兵疾奔而至,在馬上抱拳施禮道:「啟稟將軍,斥候傳來消息,處月人的哨樁已全部被干掉。」

「干得好!」

楊元慶立刻回頭下令,「殺向處月人營地,以人頭記功!」

森林內萬馬奔騰,在清涼的圓月下,鋪天蓋地的隋軍儼如大河決堤,奔騰著,向數里外的處月人營地殺去……

這時,參加祭祀的長老和酋長們都被馬蹄聲驚動,紛紛站起身,驚恐不安地向東方望去,有人大喊起來,「隋軍來了!隋軍來了!」

長老和酋長們也看見了,黑暗中,一眼望不見邊際的軍隊正向他們席卷而來,他們嚇得魂飛魄散,轉身便跌跌拒撞向大營奔去,但已經來不及,隋軍前鋒巳如海嘯洪水般奔涌而廣、。

楊元慶一馬當先,長梨一抖,『嚓!,地刺穿了一名頭戴羽冠的酋長的後心,戴這種羽冠一般都是地位極高的酋長,梨尖從他前胸透出,楊元慶將他身體高高挑起,向後甩了出去,正好落在王子阿漫面前,阿漫一眼認出,這正是處月部大酋長朱邪骨,他大喜過望,一刀將他人頭砍下,舉起人頭大喊:「處月大酋長死了!朱邪骨死了!」

處月大酋長的人頭激勵著隋軍和伊吾軍的士氣,隋軍氣勢如虹,沖進了處月士兵的大營內,三萬余名士兵正在睡夢中,在夢中享受作為戰利品的烏孫女人,但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隋軍竟然會直接殺上門了。

一頂頂的帳篷被砍斷繩索而坍塌,從夢中驚醒地處月士兵驚恐萬分,他們哭喊著四散奔逃,卻逃不過隋軍和伊吾軍疾奔的馬蹄和雪亮的鋼刀,士兵們被殺得人頭滾滾,屍橫遍野,血水匯集成河,流進蒲類海中,將湖水也染紅了。

一直到天亮,隋軍的戰馬依然奔騰不止,在追趕著拼命奔逃的處月部族……

在更北邊的一片森林內,也藏著千余名黑衣人,他們正是西域赫赫有名的黑馬賊,首領已經扯去了覆面的黑中,露出一蓬赤紅的虯髯,他遠遠望著殺氣凌厲的隋軍和神勇無比的楊元慶,不由低低嘆一口氣,自言自語,「有他在,中原沒有我的機會!」

他回頭一擺手,「走吧!離開這里,退回大宛去。」

一千余名黑馬賊調整馬頭,向北方疾馳而走,繞過蒲類海,從另一條路向遙遠的西方奔去。

大業四年中秋之夜,五千隋軍和四千伊吾軍成功偷襲了即將出征的處月人大營,斬首兩萬余士兵,殺死了所有酋長和長老,俘獲婦儒近三萬余人,生活在蒲類海畔的處月部落幾近滅族,只有大酋長之弟朱邪孜也感受到危險到來而及時帶領本部落數千人逃脫大難,他一路向西收集其他處月部落,最後匯集了四萬多人,剩余的處月部被迫離開了蒲類海,向碎葉一帶遷徙,沙陀人失去了他們祖居之地,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三天後,楊元慶率領兩千隋軍,押送著數萬名處月部落婦孺,緩緩向中原進發,進京向楊廣獻俘,按照慣例,這數萬處月部落婦孺將被分散安置在中原各郡,以充實中原人口。

【其實老高也不想寫西域,這畢竟不是中唐,這是隋末,只是發生在大業四年和五年的這段西域歷史太重要,看隋朝對付吐谷渾的斬盡殺絕,再看唐朝對付吐蕃的軟弱和養虎為患,令人感慨,這段歷老高回避不了,只能簡單寫一點點,望書友們能繼續訂閱,不要拋棄本書,不要拋棄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