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尋找軍資(1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650 字 2023-01-27

在五原郡郡衙前,高熲接受了宣旨官當眾宣讀旨意,楊廣封他為內史令兼司隸台大夫,命他立刻入京赴職,對高熲而言,這道旨意他不得不接受,除非他不承認自己的隋臣。

高熲和眾人依依惜別,跟著宣旨官踏上了南歸的道路……

房間里,楊元慶負手凝視著窗外,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沮喪,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失策了,他過早地把高熲拿出來,以高熲的盛名,焉能不招楊廣的嫉恨?

雖然高熲做主考能吸引天下士子眼球,但這卻是要以他後期失去高熲的代價,一得一失,明顯是失大於得,如果是在後期爭霸時期再拿出高熲,那他獲得政治上的優勢是任何一方都難以比擬,但現在……楊元慶低低嘆了口氣。

一旁杜如晦小心翼翼勸他,「總管,雖然高閣老被召回朝廷,但畢竟天下都已經知道,高閣老是支持總管,也會讓很多人追隨高閣老,將來高閣老的影響力還會顯現,再說,以高閣老現在的年紀,他未必能支持到那時,現在讓他做主考,也未必是失策。」

楊元慶搖搖頭,「失策就是失策,長史不用再安慰我,關鍵是要吸取這一次失策的教訓。」

說到這,楊元慶又問他道:「長史認為我該吸取什么教訓?」

杜如晦低頭沉思半響,緩緩道:「我認為是總管這段時間太順了。」

楊元慶點點頭,「你說得一點不錯,這幾個月我確實是太順了,順利奪取軍權,順利鞏固軍權,順利獲得大家的支持,勢力順利南擴,一路順風,就讓我有些忘乎所以,昏了頭,竟把高熲推出來做主考官,卻忘了高熲的命運不是掌握在我楊元慶手中,也不是掌握在他自己手中,而是在楊廣手中,一紙聖旨便把他召回去了,輕敵者必敗,我的這個教訓慘痛啊!」

杜如晦微微笑道:「其實我覺得高熲離開是一件好事。」

楊元慶回頭看了一眼杜如晦,不解地問道:「長史此話怎講?」

「總管不能總是靠別人,沒有了高熲,難道總管在政治上就會輸嗎?沒有了高熲,總管便只能靠自己,踏踏實實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禮賢下士,善待民眾,厚積薄發,這樣積累的名聲不是高熲的名聲,而是總管自己名聲,大家不再是因為高熲而來投靠,而是因為總管的名望而來投靠,高熲的離去,其實是搬去了總管依賴的大石,百利無一害。」

這些話在杜如晦心中壓抑了很久,不吐不快,杜如晦的話使楊元慶的心也慢慢亮堂起來,他默默點頭,他覺得自己的心變得沉靜了,高熲離去所產生的沮喪和壓力,也在這一刻消失了。

楊元慶笑道:「不管怎么說,這件事還是給了我教訓,不能因順利而忘乎所以,我們還是要低調行事,只要朝廷不觸犯到我們的利益,我們也不要再做刺激他的事,埋頭積糧存錢才是王道。」

……

時間漸漸進入十二月,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整個關隴地區都被大雪覆蓋,原野空曠,人跡難尋,到處是一片白雪皚皚的世界。

在弘化郡合水縣北約四十里,又有一座小縣城,這座小縣城就叫弘化縣,縣城很小,城池周長只有八里,人口五百余戶,若不是有城牆包圍,這就是一座鎮子。

在弘化縣以北兩里外的馬嶺河邊,修建著幾十座巨大的倉庫,這是元家造反時修建的倉庫,儲存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元家儲存的財富,一大半都耗費在准備這些物資上,平定元家叛亂後,大部分物資都被運去長安,大部分倉庫也被毀掉,但還是有不少物資留下,由一營士兵看守。

這天上午,弘化縣平安客棧前來了一名中年男子,此人姓趙,叫趙三保,是弘化縣有名的地頭蛇,長得瘦小干枯,一雙眼睛異常靈活,他是本地人,手眼通天,關系極廣,黑白兩道他都有路子,甚至連奴賊白瑜娑他也能找到,專門給人牽線搭橋,收取佣金度日。

趙三保走進客棧,賊頭賊頭問:「老掌櫃,找我的人在哪里?」

掌櫃不高興地指了一指後面院子,「第一個院子便是。」

趙三保像黃鼠狼一般溜進第一座院子,今天有人給他帶話,一名大商人想要和他做筆買賣。

他走了院子,見兩名隨從站在院中,他連忙拱手道:「在下趙三保,是不是有人找我?」

一名隨從看了他一眼,「你隨我來!」

隨從帶趙三保走進一間屋子,只見屋子里坐著一名中年男子,滿臉和善,身穿黑色綢緞長袍,頭戴八角帽,典型的商人打扮。

「李東主,他來了。」

這位李東主正是李靖裝扮,他奉楊元慶的命令,扮作商人來弘化郡做一筆買賣。

李靖笑眯眯道:「你就是消息人脈極廣的趙三保?」

趙三保拍了拍胸膛道:「這弘化縣和合水縣沒有我辦不成的事,只要你出的起價錢,我什么都能辦到,就算你想娶縣令的女兒,我也有辦法。」

李靖笑了笑,一擺手,「請坐吧!」

趙三保坐下,一名隨從又給他端來一杯熱茶,熱茶下肚,趙三保立刻精神百倍,「這位老爺請說吧!需要我做什么?」

李靖沉吟一下問:「縣北那十幾座元家倉庫,你去過去嗎?」

「怎么會沒有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