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豐州東擴(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515 字 2023-01-27

楊元慶對眾人道:「雖然朝廷還沒有正式做出決定,但我了解聖上,第一次高麗之戰後,他將所有軍隊都遣散回各郡,但去年沒有,所有的軍隊仍然聚集在涿郡,事實上,去年的高麗之戰還沒有開始打,就發生了元家造反事件,從他的大部分軍隊依然駐扎在涿郡,我便知道,他並不甘心,今年肯定還要再次發動高麗之戰,以挽回他第一次敗的顏面,而且這一次他並不費勁,糧食、物資、軍隊都已齊備,只要他下定決心,高麗之戰肯定再次爆發。」

眾人都默默無語,楊元慶說的是事實,完全有可能,去年朝廷在各地平定亂匪,頗有建樹,楊義臣剿滅高士達和張金稱,又擊潰豆子崗格謙,而江南管崇的叛亂也遭到重挫,更重要是元家和楊玄感的叛亂被鎮壓,這極可能會使聖上再一次鋌而走險,第三次東征高麗。

楊元慶卻知道這其實不是第三次東征,而應該是第二次的延續,第二次征高麗,引出來元氏和楊玄感的造反,那一次呢,又會將誰引出來?

「各位,聖上東征高麗,必然難以顧及我們,我們要抓住這次機會將五鎮建縣,只要生米做成熟飯,最後他也無法再阻攔,這次五鎮建縣事關重大,望各位理解。」

這時,杜如晦終於說出了他的擔心,「我支持築城建縣,但建縣城的民夫怎么募集?而且一個月後就要開始春耕,這些都要考慮。」

楊元慶沉思片刻道:「可分兩步走,現在離春耕還有一個月,可以先采石。」

他一指遠方的的烏拉山,「石料從烏拉山便可以采到,離這里不算太遠,采石沒有問題,待春播結束後,再調集軍隊、民團和民夫,再從關北和突厥招募人力,我想三四十萬人沒有問題,從現在開始,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陸續建成五座縣城,縣城也不用大,周長十里足夠,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以鞏固河套地區的邊防,我相信朝廷也會從心里贊成我們築城防御。」

旁邊五原郡錄事參軍魚全鴻有些擔憂道:「幾年前修建長城,死了近一半的人,我擔心我們修城也會出現重大傷亡。」

楊元慶笑了笑:「我修過汾陽宮,我知道這里面的問題,只要保證錢糧充足,不要克扣工人,准許病人休息,那么基本上就不會出現死亡事件,這一點你不用擔心。」

楊元慶又向遠處招了招手,一名三十余歲的官員走上前,向眾人行一禮,眾人都沒有見過此人,楊元慶給大家介紹道:「這位是我從工部請來的主事,姓李名春,參與過大隋很多處工程的修建,現為我幕僚,從現在開始,他出任豐州總管府工曹參軍事。」

李春是楊元慶在修建汾陽宮時認識,因修建趙州橋而出名,但在官場上因為他正直沉默,不善交際,而一直仕途不順,他的幾個同僚都升了官,惟獨他還在原地不動,依然只擔任小小的主事,楊元慶知道他是懷才不遇,便派人將他請來豐州,委予重任。

李春一直在考慮五城修建的具體事宜,心中已經有了腹案,楊元慶宣布了他的任命,按理他應該客氣幾句,請大家多多關照,但他卻沒有寒暄,而是指著遠處一條人工挖掘的灌溉渠對眾人道:「那條河渠寬只有一丈,我建議把它拓寬到兩丈五,這樣可行百石拖船,各種材料便可以借助河渠和黃河運到各鎮,可以極大地節省人工,另外,我發現這一帶的土質很適合於燒制城磚,而且這邊石炭儲量豐富,所以我建議不用去烏拉山采石,直接用土燒制大城磚,用石灰調漿砌城,只要城池根基挖深,城牆厚實,結構合理,最後建成的城池甚至比石城還要堅固,這樣可以省下很大人力,五座城池一年便可以完工。」

眾人先是驚訝於李春不懂人情世故,但等他說完,所有人都鼓起掌來,李春的建城方案比他們的想象都高明十倍,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最重要是可以極大減輕勞動強度。

楊元慶在一旁略有些得意,人才是需要發現才能為他所用,大隋很多低層小官都是才能卓著,只是他們沒有後台背景而難以出頭,這樣的人才他需要盡可能地挖掘。

他點點頭,對眾人道:「這次修建五城,工程浩大,就由杜長史出任五縣築城大使,李參軍和馬督軍擔任副使,所需人力物力望各位鼎力支持。」

。。。。。。。。。。

大業十年一月,隨著榆林郡黃河北岸的五座縣城開始陸續修建,豐州軍開始了東擴的步伐,正如楊元慶的判斷,二月初三,楊廣下詔,命文武百官商議出兵征伐高麗之事,一連幾天,滿朝文武無一人敢說話,二月二十日,楊廣下詔,再次從山東、河南、河北三地征發民夫百萬赴涿郡運送物資,駐扎在涿郡的五十萬大軍分百路向遼東進軍,這依然屬於第二次高麗戰爭的繼續,但它同樣激起了天下人憤怒,造反的風暴再次席卷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