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楊廣之怒(1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703 字 2023-01-27

御書房內,楊廣陰沉著臉站在窗前,目光冷若冰霜,他腦海里還在想著剛剛在京城流傳起來的讖語「李非李,楊非楊,出荊襄,戍邊疆,隋氏滅亡他為將。,

這無疑是在說楊元慶,難道李氏興指的是楊元慶嗎?就在半個時辰前,他接到了雁門郡和馬邑郡的快報,楊元慶軍隊出現在這兩個郡中,這讓他勃然大怒,立刻下旨命宇文述等人來商議出兵征討楊元慶。

此時半個時辰過去,楊廣也慢慢冷靜下來,征討楊元慶不是不可以,只是這里面涉及到很問題,兵力、給養,出兵線路、突厥應對、政治影響等等,他都要考慮清楚,攻打楊元慶的難度不亞於攻打高麗,不是元家和楊玄感那種烏合之眾,可以一戰擊潰。

更重要是他輸不起,如果他的軍隊敗給楊元慶,那么會給他的威信帶來多大的打擊?

此時楊廣已經不再有大業六年決定進攻高麗時的那種豪情和銳氣了,現在天下大亂,造反風潮四起,國力疲憊,士氣低迷,社稷不穩,使他顧慮太多。

楊廣有些後悔,當初楊元慶剛逃去豐州時就應該當機立斷剿滅他,現在越向後拖,局勢越是被動。

在楊廣身後站著虞世基、蕭璃和楊恭道,蕭璃是蕭皇後之弟,為人剛直,深得楊廣信任,他取代衛文升出任相國,現任內史侍郎。

這時宇文述和樊子蓋走了進來,兩人躬身施禮,「參見陛下!」

楊廣回頭看了一眼眾人,七相來了五相,除了裴矩和裴蘊沒有通知他們,人都到齊了。

他慢慢走到榻前坐隼,點點頭,「兩位愛卿平身!」

「各位相國,把大家召來,是和大家商議如何應對楊元慶的擴張,此事事關重大,聯不希望大家都沉默,大家韓所欲言吧!」

「陛下!」

第一個開口的還是宇文述,他上前一步道:「在說楊元慶之前,臣想先談一談京城流行的讖語「李非李,楊非楊,出荊襄,戍邊疆,隋氏滅亡他為將」臣以為這條讖語是上一條讖語的延續,很略顯,楊元慶的嫌疑最大,我們再回過頭看楊元慶擴張勢力,當然,他的借口是剿匪和防御突厥,但他的真實目的呢?

臣一直認為,有什么樣的父親就有什么樣的兒子,就像被聖上處死的斛斯政,他是斛斯椿之孫,所以他才會支持反賊,逃亡高麗,而居心叵測的楊素,生下了造反逆賊楊玄感,那么楊玄感的兒子又會是什么人,所以臣認為楊元慶就是心懷異志,他必造反無疑,朝廷必須要用雷霆之軍剿滅楊元慶,不能再給他發展壯大之機。」

「臣並不贊成宇文大將軍的所謂雷霆之軍!」

這是樊子蓋出言反對,宇文述大怒,他反唇駁斥:「樊相國,你認為楊元慶現在還不是造反,威脅還不夠大嗎?非要等他奪取太原,才認為他是造反嗎?」

樊子蓋不急不緩笑道:「宇文大將軍,聽我把話說完。」

宇文述重重哼了一聲,拉長臉不再說話,樊子蓋繼續道:「臣也贊成要對付楊元慶,可是不贊成宇文大將軍的所謂雷霆之軍,楊元慶在豐州經營多年,兵精糧足,他本人又身經百戰,不是楊玄感那種烏合之眾,非一朝一日所能剿滅,如果從關隴方向進攻他,中間要跨越多個沙漠,軍隊補給怎么辦?當然可以建立補給站,但怎么防御他的騎兵?臣的意思,可以打,從榆林開始,一步步向西蠶食他建成的新城,把他的新城作為我們的補給城,最後大軍抵達豐州,然後屈突通的軍隊從關北向他發動進攻,兩面夾擊,獲勝的希望就會倍增。」

其實樊子蓋的意見和宇文述並沒有什么區別,只是更加細化,他一貫喜歡如此,先把別人踩下去,再來表述他的意見。

楊廣沉思片刻,又問虞世基,「現在能調多少軍隊?」

「回稟陛下,現在軍隊都分散各地鎮壓造反,京師附近有三十萬軍隊,包括陛下的十萬禁軍,關中有十萬軍隊,屈突通帶走五萬,實際上長安守軍只有五萬。」

楊廣沉吟不語,兵力明顯不足,使他有點猶豫,這時,虞世基又道:「陛下如果要攻打楊元慶,臣以為至少要三十萬大軍,豐州遙遠,還在再征發五十萬民夫運送糧食軍資,但臣也要提醒陛下,一旦敗了,不僅糧食軍資全歸豐州,而且洛陽就沒有軍隊了。」

虞世基畢竟不是宇文述,他並不希望隋朝毀滅,三次高麗之戰,隋朝的精銳之軍都幾乎喪失殆盡,根本就沒有力量再去剿滅楊元慶,當然,楊廣可以把京師之軍傾巢而出,但京師怎么辦?中原造反勢力強大,別連老巢都丟了,虞世基含蓄地提醒楊廣,現在朝廷無力剿滅楊元慶。

楊廣明白他的意思,他心中嘆息一聲,又問蕭璃和楊恭道,「你們二人的意見呢?」

蕭璃躬身道:「臣以為這次楊元慶進軍馬邑郡和雁門郡,和上次關北不一樣,他既沒有召集官員簽署什么協議,也沒有在兩郡駐兵,臣感覺,他更多是一種試探,這個時候,只要陛下態度強硬,下旨命他退出河東,他應該就會退出。」

旁邊楊恭道也躬身道「陛下,臣贊成蕭相國的建議,事實上楊元慶四處擴張,很大程度上是陛下的態度不夠強硬,縱容了他,而且楊元慶走的路線是擁隋自立,陛下就可以利用他這個路線,逼他露出原形,這樣很多豐州的將士和官員就會和他離心,使他內部分化,那時,只用屈突通的軍隊便可平定豐州。」

楊恭道的意見說到了楊廣的心坎上,其他他可以直接宣布楊元慶為叛逆,但他擔心那樣楊元慶就會直接造反,反而不好收拾,最好在他不造反的前提下瓦解他的軍隊,才是妥善之舉。

楊廣又問:「那聯用什么辦法來逼他露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