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公主阿蠻(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522 字 2023-01-27

「守城有功之人,直接授予六品官職,賞絹百匹,有官職之人,封官賞賜依次遞增……」

楊廣的封官宣布使十萬大軍的情緒開始沸騰,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響徹全城,十萬大軍的士氣和斗志被激發出來,悍不畏死的勇氣充斥在每一個人心中。

一間小小的房子里,丹陽公主楊芳馨坐在床榻前,她的貼身侍女玉兒在逃跑時失蹤了,房間里只有她一個人,外面激昂的喊聲她充耳不聞,她心中充滿無助和悲傷,剛才她聽見兩個宦官議論,雁門城太小,根本守不住,而且糧食也不足,破城是遲早之事。

楊芳馨不由為自己的命運黯然傷神,一旦城池攻破,那么她也會成為俘虜,去伺候那個羞辱她父親,那個踐踏大隋尊嚴的草原胡酋嗎?不!絕不!她寧可一死。

想到『死』。她慢慢從枕頭下抽出一把鋒利的匕首,匕首閃爍著寒光,只要她把這把匕首向胸膛一送,就能結束她年輕的生命,她才十二歲,她的芳華就要凋謝在這座邊陲小城,不知她的墓碑上會刻上什么字,大隋丹陽公主楊芳馨嗎?還是一個小小的墓碑,一個無名女孩。

莫名傷感使這個柔弱少女的心中充滿了無助和孤寂。

河陽縣以東的官道上,五萬大軍正疾速向榆林郡方向行軍,旌旗招展,氣勢浩盪,楊元慶身著鐵甲,頭戴鷹棱金盔,目光冷峻,在他頭頂上,一面赤鷹大旗獵獵飛舞。

這是雁門城被圍第五天了,面對四十萬大軍的進攻,楊廣十萬禁軍是否能支持得住?楊元慶的心中也有一絲擔憂。

盡管楊廣的北巡解決了豐州的危機,但從政治上考慮,他又必須出兵替楊廣解這個圍,以獲得名份和大義,緩和他與楊廣之間的危機,只有政治上的合法,才能築成他將來爭霸的基礎。

這次雁門事件對他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一次重大的機會,就看他怎么把握。

身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有親衛稟報:「總管,蘇將軍來了!」

「命他過來。」

蘇烈疾奔而至,在鳥上拱手道:「末將在!」

楊元慶沉思一下道:「這一次我要把一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你,按照突厥人的行軍習慣,四十萬大軍南征,後方數百里外必有後勤,你可以率本部五千騎兵前去尋找,如果能毀掉他們的後勤最好,如果毀不掉也要擾騷他們,斷了突厥大軍補給。」

楊元慶將一封軍令遞給他,這里面是詳細的命令。

「末將遵命!」

蘇烈接過軍令,調轉馬頭向自己的部屬奔去,不多時,一支五千人的軍隊離開了大隊,向西北方向奔去,楊元慶凝望著蘇烈遠去,立刻下令,「加速前行!」

四萬五千軍隊加快了速度,白榆林縣疾速而去。

此時的榆林城已是一座空城,駐扎著五千突厥騎兵,在城門處放置著隋帝楊廣巨大六合木城,周長八里,就是一座可以移動的城輦,在突厥人眼中,這座神造的移動城堡將是他們引以為豪的戰利品,不僅是移動六合城,十萬隋軍緊急撤退時丟掉的大量帳篷、糧食、圖書、衣物等輻重,也都堆放在榆林城中。

傲慢的始畢可汗堅信楊元慶沒有這個膽子敢來挑戰他的四十萬大軍,楊元慶應該像只烏龜一樣躲在他的豐州。

但五千突厥守軍怎么也想不到,在晨曦剛剛到來,一支數萬人的隋軍出現在榆林城外,而守城已經不現實,榆林城的城門被突厥軍隊嚴重損壞,當初他們搗毀城門和吊橋時,曾經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狂妄大笑,可直到這時他們才發現,搗毀城門是他們所犯下的最愚蠢的錯誤,將使他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五千突厥守軍棄城而逃,卻被一萬豐州隋軍攔截,兩軍在榆林縣以東數里外激烈鏖戰,此時數萬隋軍騎兵已鋪天蓋地殺來,楊元慶戰刀一揮,厲聲令道:「悉數殲滅!」

在隋軍的前後夾擊下,五千突厥騎兵迅速崩潰,騎兵四散奔突,各自逃命,被隋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一直追出去十余里,斬敵四千余人……

「稟報總管,殘軍已逃遠,是否還要繼續追趕?」

楊元慶對這場小戰役並沒有什么興趣,他不過是殺掉了始畢可汗幾個看門的家丁罷了,沒有什么值得激動,離開慶功宴尚早。

他擺了擺手,「收兵回榆林城!」

軍令迅速傳出,一隊隊士兵從戰場上撤回,大軍重新整隊,向榆林城開去。

楊元慶卻來到西城外巨大的六合城前,他眼睛微眯,用一種復雜的目光打量這座木城,這座木城他上去過無數次,他是以臣子的低姿態去覲見大隋的最高統治者。

但今天,它卻像個被拋棄的柔弱女人,孤零零地置身在曠野中,面對所有打量它的強勢者,它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六合城的大門緊鎖,一條手臂粗的鐵鏈纏繞在大門上,很顯然,始畢可汗也看上了這座六合城,不准突厥士兵進去破壞。

「把大門打開!」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