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戰略對抗(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501 字 2023-01-27

李淵斷然拒絕,「劉文靜被楊元慶擄走,令我至今悔恨,我不能再讓悲慘之事重現,你是唐世子,你決不能去。」

「父親,李軌不是楊元慶,此人沒有這種膽量和魄力,他不敢扣留孩兒。」

李淵嘆了口氣道:「我知道李軌不過是守戶之犬,他確實沒有這種魄力扣留你,但我擔心的是楊元慶,一旦他和李軌達成某種交易,我害怕李軌會把你交給楊元慶,或者他手下之人把你交給楊元慶,那時我就悔之晚矣,哎!還是讓你二叔去,他可以代表我,而且他也認識李軌,能勸服李軌和我們結盟。」

李建成心中暗暗嘆息,盡管他認為自己最合適,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父親的思慮更為細致,李建成便不再堅持。

這時,他又想到另一件事,道:「父親,還有就是二弟,我建議還是應該由二弟率軍去對付薛舉,孝恭恐怕不是薛舉的對手。」

李淵因為李世民射殺李智雲一事而余怒未消,剝奪了李世民的帶兵之權,李建成的建議使他有些猶豫,他沉思良久,還是搖了搖頭,「我暫時不考慮,以後再說吧!」

。。。。。。。。。

李世民雖然被剝奪了帶兵之權,但他並沒有被囚禁,他依然出任京兆尹之職,而且還被父親李淵封為秦國公,他也沒有什么抱怨,每天都在京城內忙忙碌碌,巡查治安,穩定糧價,修繕坊牆,平抑物價,這些都是京兆尹的事情。

不過薛舉的大舉入侵也讓李世民憂心忡忡,他聽師父長孫晟說過,薛舉曾是齊王貼身侍衛,武藝高強,為人陰險狡詐,不是魯莽之輩,李世民很擔心李孝恭會輕敵大敗。

可是擔心也沒有辦法,父親奪取了他的軍權,使他無法領兵出戰,李世民只能把憂慮壓在心中。

一早,李世民批閱完幾份報告,便准備和往常一樣,上街巡邏了,他剛走出府衙,便見一名文士在給親兵說著什么,這名文士約三十余歲,身著布衣,面白如玉,留有三絡黑須,目光湛然。

「什么事?」李世民問道。

「回稟秦公,這位先生說要來投靠你,願為你效力。」

李世民一愣,他看了看這名文士,便欠身笑道:「在下世民,請問先生貴姓?」

文士上前躬身道:「在下姓房名喬,字玄齡,歷城人,久聞秦公英名,特來投靠。」

『房玄齡!』

李世民略一沉思,笑問道:「我久聞歷城房御史是天下第一清廉之官,可是房兄同族?」

李世民說得是被隋文帝譽為天下第一清廉之臣的房彥謙,房玄齡微微笑道:「正是家父!」

廉父必出賢子,李世民欣然道:「請房兄進我官房中一敘。」

房玄齡要來投靠他,李世民總要考考他才學,不能因為他父親是清官就收下他,房玄齡也知道,也不推辭,跟李世民進房坐下。

房玄齡坐下便笑道:「秦公可是為薛舉之事煩惱?」

李世民也不否認,坦然道:「正是!」

房玄齡微微一笑道:「可對我而言,要破薛舉如掌上觀文,略施小計便可讓其退兵。」

李世民大喜,連忙道:「先生請賜教!」

「很簡單,用圍魏救趙之策,薛舉建都於天水郡上邽縣,他總兵力不過十三萬,還要防守河湟各地,現在他居然傾兵十萬來攻關中,那他的都城必然空虛,可命一軍大張旗鼓殺向上邽縣,薛舉擔心老巢有失,必然會倉惶撤軍,如此,關中之危可解。」

李世民緩緩點頭,計策雖然簡單,可若不了解薛舉的底細,也不敢輕用此計,看來這個房玄齡是有心人,早就在關注薛舉。

「房兄的計策極妙,我這就向父親稟報,建議采用。」

房玄齡卻搖了搖頭,「恕我直言,我認為唐公真正的危機,並不是薛舉,而是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