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聞喜裴氏(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615 字 2023-01-27

楊元慶知道清石房便是裴蘊一房,此人應該是裴蘊的族孫,見他年約三十歲,清秀儒雅又不失精明能干,頓時對他很有好感,楊元慶下馬還禮笑道:「那就煩請裴兄帶我去裴府。」

既然楊元慶是以裴府孫婿的名義來聞喜縣,趙守安完全放了心,至少不會和裴寂撕破臉皮,他也知道騎兵需要飼料,便連忙命官員帶著倉曹去城中購買。

楊元慶讓楊思恩安排士兵就地駐營休息,自己則帶著徐世績和數百親衛進城去拜訪裴府。

縣城內人來人往,頗為熱鬧,各種商鋪內物品琳琅滿目,酒肆內生意興隆,尤其書鋪和學舍眾多,隨處可見身著儒袍長衫的讀書人身影,一輛牛車從旁邊經過,只見一名年輕士子坐在牛車上持書大聲誦讀,旁若無人。

「聞喜縣學風很盛,就算鄉間農民也會想辦法讓孩子讀幾年書,能夠識字,一般中戶人家都會讓子弟讀書十年以上,這都是受裴家學風的影響。」

裴通濟指著遠處一座高塔笑道:「總管看見那座塔閣了嗎?那是文昌閣,也是就是著名的裴學所在,最盛時有三千學子,現在還有數百人。」

楊元慶凝視著文昌閣,他知道崔、裴這些名望大族之所以數百年不衰,關鍵就在於重教育,他們不僅僅培養本族子弟,也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這些優秀人才官居高位,或者是當地大族,他們也就成為名望大族的一種勢力。

比如河東各郡縣官員,至少有兩成和聞喜裴氏有關,這也是山東各大士族勢力能和關隴貴族抗衡的最重要原因,不僅僅是他們本族子弟,還包括他們大量的優秀門生,所以聞喜的裴學,清河及博陵的崔學,太原的王學,范陽的盧學,這些都是隋朝著名的學府,能進去讀書的學子幾乎都是各郡縣的名望子弟。

這里已經離裴府不遠,裴通濟見左右無人,便低聲對楊元慶道:「元慶,有件事我要告訴你,裴寂也來了,今天剛到,就在裴府內。」

楊元慶一怔,裴寂並不是聞喜裴氏啊!他來做什么?

「他也是裴家子弟?」楊元慶疑惑地問道。

「他是河東郡桑泉縣裴氏,曾經是聞喜裴氏偏支,但兩裴已經百年沒有往來了,李淵封他為聞喜縣公,所以他便來商量兩裴合並之事。」

楊元慶冷笑一聲,他知道李淵的用意,占領了關中,得到關隴貴族的全力支持,他又想打山東士族的主意,想得到山東士族支持,便於他謀取天下,裴家就是一個突破口,想利用裴寂來作為橋梁。

「那裴家態度如何?」

裴通濟也冷冷道:「家主在豐州,清石房之祖在江都,李淵背叛隋朝,勾結突厥,裴家焉能事之,裴寂既來,不過是敬而遠之罷了。」

楊元慶點點頭,他估計裴家也不會答應,聞喜縣公是裴矩的封爵,他裴寂也封一個聞喜縣公,這算鳩占鵲巢嗎?

「元慶,最好你能在聞喜縣駐軍,這樣李淵也無法向我們施壓。」

「我知道,等我拿下太原,我會把裴家宗祠暫時遷去太原,防止李淵把你們逼去長安。」

說到這,楊元慶忽然生出一個念頭,既然裴寂在這里,那么李叔良的軍隊就不會太遠,一定也在附近。

「裴寂帶來多少人?」

「帶來一百多護衛,都住在驛館。」

楊元慶回頭一招手,親兵校尉羅淼立刻上前,楊元慶低聲吩咐他幾句,羅淼點點頭,立刻帶著十幾人離去了。

「元慶,你這是…….」裴通濟不解地問。

楊元慶淡淡一笑「沒什么,我想從裴寂隨從口中掏點情報而已。」

……

裴府位於城東,是一座占地百畝的大宅,由於戰亂影響,裴家數百子弟都搬進了城內居住,裴家子弟家風嚴謹,子弟皆知書達禮,在聞喜縣聲譽極高,聽說是裴家子弟,縣中人都會禮讓三分。

目前裴家家主依然是裴矩,裴矩和裴蘊的子女大多住在東都洛陽,但由於瓦崗軍進攻洛陽,洛陽城大量人逃出,包括裴家百余名族人,都逃回了聞喜本宅。

楊元慶到來,正好遇到裴家族人大量從洛陽返回,此時裴府門前站滿了歡迎他裴家子弟,包括裴敏秋的父親裴文意和母親王氏,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重逢的激動和期待。

在一片歡呼聲中,楊元慶終於來到裴府門前,他也看見了丈人,連忙翻身下馬,上前跪下見禮「婿元慶給岳父岳母見禮!」

裴文意高興得呵呵直笑,連忙扶起女婿「快快起來!」

楊元慶又給岳母王氏見禮,王氏最喜歡這個女婿,又問他敏秋怎么不一起回來,卻被丈夫瞪一眼「元慶是來打仗的,敏秋跟著做什么?」

這時,楊元慶若有所感,他一轉頭,只見裴寂出現在十幾步外的大門旁,身後跟著幾名侍衛,目光陰冷地看著他,眾人也發現了裴寂,一下子安靜了,裴府大門前的氣氛變得尷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