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河內對策(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578 字 2023-01-27

郡衙議事堂內燈光通明,楊元慶和眾人一同用了晚飯,又閑聊幾句,問問河內郡風俗人情,這時,羅士信也趕來了。

羅士信駐兵河內郡東面的修武縣,他聽說楊元慶到達河內郡,奔行了一天一夜趕來拜見。

「卑職羅士信參見總管!」羅士信快步走進大堂,單膝跪下行禮。

「羅將軍請起。」

楊元慶和眾人坐在議事堂內已經准備商議軍情了,羅士信趕來得正好,楊元慶便命他在自己身旁坐下,這才對眾人緩緩道:「我在半路已得到斥候最新情報,竇建德親自率軍趕來河內郡,由此可見河內郡對他的重要,但河內郡對我們也同樣重要,守住河內郡,我們就能對河北和中原保持了攻勢,掌握主動,而不是被動地防御,這次對陣竇建德,從軍隊數量上來說,他們要稍占優勢,但從軍隊戰力,我們要占優,所以這是一場勢均力敵之戰,誰能占有河內郡,就看誰的發揮更好,情報、民心、糧食,這些都是最後能取勝的關鍵因素,楊太守,我想知道河內郡還有多少官糧,存儲在哪里?」

太守楊則也是弘農楊氏族人,但和楊素不是一支,算得上是楊元慶的遠親,原任延安郡長史,當初也參與簽署了關北六郡共同防御協議,被御史彈劾而調離了延安郡,幾經輾轉後又獲重用,官拜河內郡太守,楊則今年四十余歲,為官多年,十分地精明油滑,屬於那種既腰包撈足,但同時又極有民望的官場老將。

他原本投降了李淵,但在楊元慶攻下太原後,他又毫不猶豫歸附楊元慶,見楊元慶先問道自己,他連忙起身道:「回稟總管,河內郡的官糧一共有八萬石,其中河內縣郡倉有五萬石,其余三萬石都分散在各縣官倉。」

這時,徐世績接口道:「總管,濟源縣還有兩萬石宋金剛的軍糧。」

那就是十萬石糧食,而他們有五萬正規軍,再上近三萬宋金剛的降軍,而宋金剛的降軍大多是馬邑和雁門一帶人,楊元慶准備把他們送回太原整編訓練,實際還是五萬軍隊,十萬石糧食可以支持三四個月,還有民間糧食,基本上也夠了,不用再調糧進來

楊元慶放下糧食之事,又問羅士信,「竇建德的前鋒到哪里了?」

「回稟總管,王伏寶的軍隊已經到了魏郡臨淇縣,約吾萬人,距離河內郡只有一步之遙。」

楊元慶和眾人的議事只是了解一下大致情況,而具體的作戰部署,他只和徐世績、羅士信兩人商議。

他們返回城耳大帳,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正中擺放著巨大的沙盤,楊元慶站在沙盤前沉思良久,又問羅士信道:「宋金剛現在在哪里?」

羅士信上前指了指共城縣,「他現在在這里,還在河內郡。」

「哼!他倒不肯走了。」

徐世績冷笑一聲,對楊元慶道:「卑職認為這是宋金剛留給竇建德進入河內郡的借口,只要他一天還在河內郡,竇建德就能以救援的借口爭奪河內郡。」

楊元慶眉頭微皺,其實他倒覺得宋金剛在不在河內郡的意義並不大,竇建德想要的是糧食充足之地作為爭奪河內郡的後勤基地,他的目光落在了新鄉縣上,這里位於永濟渠旁,是盛產糧食的重地。

「士信,你的軍隊有所行動嗎?」

羅士信道:「卑職已命副將高子開將軍率五千軍殺向共城縣,將宋金剛徹底逐出河內郡。」

「立刻改變命令,讓高子開占領新鄉縣。」

旁邊徐世績勸道:「總管,共城縣是白陘入口,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棄之可惜。」

楊元慶搖了搖頭,「我知道共城縣戰略位置很重要,但要看整個河內戰局,如果竇建德在河內大局上敗了,一個小小的共城縣他也守不住,先不用管它,立刻長領新鄉縣。」

注:共城縣在今天河南輝縣一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