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裂痕初現(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2028 字 2023-01-27

房玄齡的臉上總是掛著一絲神秘的笑意,令李世民心中有點茫然,他剛要再問,卻猛地又咬住了嘴唇,侍女身姿婀娜地端了兩杯茶進來,李世民有些惱火地瞪了她一眼,她出現得不是時候,打斷了自己的思路,等侍女把茶盤放下,他立刻不耐煩地擺擺手,「速退下,不准再進來!」

侍女走遠了,李世民便急不可耐地問道:「如果看深一點,又如何?」

房玄齡站起身把門窗都關了,這才坐下壓低聲音道:「太子支持齊王,令李孝恭十分無助。裴公的意思是,這個時候正是拉攏李孝恭的大好良機。」

李世民驚愕,房玄齡的這段話里包涵了極深極多的含義,令他頭腦一陣眩暈。但他畢竟有著絕世聰明的頭腦,立刻抓住了這句話中的最核心內容,裴寂和房玄齡的意思是讓他和太子分庭抗禮,將來取彼而代之,這使李世民震驚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房玄齡也知道李世民一時難以接受,便輕描淡寫地笑道:「不管怎么說,殿下應該逐漸抓住軍權。李孝恭是軍方第二大勢力,這個拉攏他的機會殿下不應該放過。」

李世民默默點了點,他需要時間來考慮。

。。。。。。。。。

太極宮甘露殿,這里是李淵在內宮的書房,也是他回宮內後看書和緊急接見重臣之處,甘露殿外的長廊上,幾名宦官正打著燈籠,引導著太子李建成匆匆向甘露殿走來。

唐朝剛建立。各種規矩禮儀還沒有完善,再加上李淵對李建成的看重,所以李建成可以進入內宮。和父親商議軍國大事,李建成剛剛得到消息,他的四弟元吉返回了長安,被父皇召進內宮責問,李建成心中很緊張,唯恐父皇一時失去理智而犯下難以挽回的後果,他不願意隋文帝殺子的人倫慘劇又重新出現,這是隋王朝最後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隋朝最後沒有了皇族的支撐。

他已經失去了一個兄弟智雲,無論如何。他不想再失去第二個兄弟,黃君漢已經投降楊元慶,這件公案並不難處理,完全可以不了了之,李建成很擔心父皇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甘露殿偏殿內,李元吉跪在地上。腰挺得筆直,眼睛里流露出凶狠之光,卻不是看著父親,而是盯著幔帳前站著的幾名宮女,使幾個宮女心中一陣陣膽怯。

「父皇,我沒有搶那個女人,那個女人是洛陽妓女,孩兒再不肖,也不會為一個妓女而自毀名譽,父皇為何不聽孩兒之辯,一定要去相信那些沒有證據的指控,那些無稽之言。」

李淵氣得滿臉鐵青,他為這個兒子可謂用心良苦,為他擔了多大的麻煩,可到了現在,就在自己面前,他居然還不承認,李淵恨得咬牙切齒,猛地一拍桌子罵道:「孽障,黃君漢會無緣無故冤枉你嗎?你在太原做的那些丑事以為朕不知道?你強搶民女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時,李建成已經進了偏殿,他上前低聲勸父親道:「父皇,怒火傷身,千萬不要生氣,先聽聽元吉怎么解釋?」

李淵這段時間總有會出現頭腦暈厥的現象,御醫勸他不可動怒,盡量保持平和心態,李淵剛才一時忘了,現得長子之勸,心中怒氣稍微平緩了一點,便道:「好吧!你給朕解釋,若解釋不通,朕一定要嚴懲你。」

李元吉一路上都在想著對策,現在對他最有利的是黃君漢降了北隋,稍微知情的趙慈景死了,那個女人也被他殺了,一切都死無對證,現在他只要死咬住不承認,父皇也拿他沒有辦法,有了太原的教訓,他知道絕對不能老實承認。

這時,李建成也柔聲道:「元吉,好好想一想再說,不要再讓父皇生氣了。」

其實李建成也知道,父皇不過是想要一個合情合理的說法罷了,能夠堵住眾人的嘴,安撫住朝臣,那這件事就算過了,這個時候,怎么能打擊皇家的威信。

李元吉感激地看了一眼兄長,這才緩緩道:「父皇,孩兒雖然在太原有過一些頑劣之事,那只是年少不懂事,經過太原失守的慘痛教訓,孩兒已經痛改前非,潼關搶人,孩兒確實無辜,父皇,人心難測啊!那黃君漢早有投降楊元慶之心,可又不想落下背主的惡名,才想出這個借刀殺人之計,借口是我搶了他的女人,所以他才一怒投降,這樣,他是忠烈義士,孩兒卻成了卑鄙小人。」

這個解釋勉強能說得過去,李淵的臉色稍好一點,又繼續責問他:「那你為何不去救孝恭,使他孤立無援,以致大敗!」

「父皇,真是冤枉死孩兒了。」

李元吉眼中委屈的淚水涌出,「弘農兵敗,所有的罪責都壓在孩兒身上,難道孩兒就這么不顧大局嗎?楊元慶親率數萬主力搶占閿鄉縣,潼關援助弘農之軍根本就過不去,趙侍郎不顧孩兒勸阻,一定要去救援陝縣之軍,以至於中了埋伏,全軍覆沒,這件事孩兒一直悔恨萬分,為什么不強行阻攔他?」

說到這里,李元吉的聲音哽咽起來,李淵的心軟了,這是自己的兒子,他相信兒子說得是真話,他再壞也壞不到這個地步,他也長長嘆息一聲,為趙慈景之死而難過。

「可是。。。。你應該去救一救慈景,他畢竟是你姐夫,你怎么能眼睜睜看著他戰死?」

李元吉眼睛又紅了起來,顫抖著聲音道:「孩兒不知道他會戰死,以為他會突圍而逃,若知道,孩兒拼死也會去救他,那個時候孩兒身負潼關重責,楊元慶親領大軍在側,若是丟了潼關。。。。孩兒真的。。。。真的是不敢輕舉妄動。」

說到這里,李元吉失聲痛哭起來,李建成也跪倒在地,替兄弟求情,「父皇,四弟的解釋完全合理,他身負堅守潼關之重任,確實不能輕舉妄動,不能把兵敗責任加在四弟身上。」

「你們都起來吧!」李淵長長嘆了口氣。

。。。。。。。。。

次日一早,李淵在朝會上宣布,弘農兵敗,非齊王不救,楊元慶率屯重兵於閿鄉縣,引誘潼關之軍出擊,意指關中,齊王身負潼關之重任,不能輕舉妄動,處置得當,有功而無過。

弘農之敗,非戰之過,是朝廷東進時機有誤,竇建德未能牽制住楊元慶,使楊元慶及時回兵援助洛陽,非李孝恭指揮不力,赦李孝恭無罪,所有陣亡將士皆加倍撫恤,以示皇恩浩盪。

一場三萬人幾近全軍覆沒的慘敗,便以不追究任何人責任的方式告以結束,李孝恭心中悲憤萬分,卻又無可奈何。

當天晚上,李世民來到了李孝恭的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