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士子雲集(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610 字 2023-01-27

各大名門士族中,除了河北河北兩大地域中,一些來自其他地域的名門子弟也頗為引入注目,如弘農楊氏、京兆杜氏和韋氏、丹陽謝氏、彭城劉氏、吳興沈氏等等,這些地方望族也有子弟出現在太原城內。

另一個階層便是各地官學子弟,在隋文帝楊堅即位之初,便在各州縣興建官學,在武帝楊廣時為最盛,培養了大量的讀書人,他們都是隋朝文官的基礎,以入仕做官為一生追求的目標,在亂世中他們為官的機會極小,更多時候他們反而成為各地造反亂匪斬殺的首要目標,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這次北隋科舉是天下大亂以來第一次正式科舉,各地官府紛紛推薦優秀子弟前往太原應試,甚至被竇建德占領的河北各郡也有很多官學生徒趕來太原。

第三個階層便是中小戶人家子弟。自稱寒門子弟。沒有世家身世,沒有官方背景,就因為幾年前的豐州科舉中錄取了大量寒門子弟,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他們賣田賣房、告別妻子前來太原拼搏,以圖改變自己的人生。

在北隋官員中,有不少都是出身寒門,如黃門侍郎魏征、內史舍人張亮等等,他們深知貧寒學子的艱辛,紛紛上書朝廷。要求朝廷設立濟才館,給這些家境貧寒的學子提供最基本的食宿。

在三大階層中,以名門士族地位最高,他們大多家境寬裕。自己有豐足的旅費,在官場中有廣泛的人脈,在二萬余士子中,他們最為活躍,出現太原城內各大場所,其中又以聞喜裴氏和太原王氏兩大家學子弟最為突出,頗有鶴立雞群之感。

。。。。。。。。

張出塵自從生下兒子楊致後,便一直在調養身體,平時很少出門,她被封為側妃。內官職位為良娣,所以外面都稱她為張良娣,但在楊府中,家仆丫鬟則叫她二夫人。

出塵住的院子叫芙蓉院,占地五畝,有三畝是池塘,種滿了芙蓉花,也就是荷花,一條彎彎曲曲的白玉橋從荷塘中穿過,中間是兩畝地的小島。小島邊緣柳綠成蔭,中間種滿了奇花異草,在花叢中修建了三棟小樓,女兒楊冰獨居一座小樓,她帶兒子住另外一棟樓。還有一棟樓是給十幾名丫鬟仆婦居住。

此時是十月下旬,已有一絲初冬的寒意。荷塘中的蓮盤大都已經枯萎,一對對鴛鴦在池塘中游過,出塵帶著女兒楊冰剛從元慶的書房里回來,楊元慶一路疲勞,已經入睡了。

「冰兒,你要去跟娘說說話,還是去看書?」出塵牽著女兒的手輕聲問道。

楊冰今年十歲了,被封為西河郡主,長得亭亭玉立,極像了她母親,出塵身懷武藝,但她卻不想讓女兒習武,她要讓女兒讀書,楊冰現在和弟弟楊寧一起跟李綱讀書。

楊冰急著想回自己的房間,便拉著母親的手撒嬌道:「娘,先生布置的功課我想早點做完,晚上就有時間陪爹爹說話。」

「小丫頭,爹爹回來了就不要娘了。」

出塵笑著在女兒的俏臉上捏了一下,「去吧!早點做完,晚上讓爹爹看看你寫的字。」

楊冰嘻嘻一笑,向自己小樓跑去了,出塵望著女兒的背影跑遠,又想著自己懷她時的艱難,這一晃她已經十歲,不由輕輕嘆息一聲,感嘆歲月流逝之快,自己也二十八歲了。

「二夫人!」身後傳來出塵貼身丫鬟小秀的聲音。

出塵轉身問道:「有什么事嗎?」

「尤夫人來了,想見二夫人。」

出塵在太原的親戚並不多,她父親一房是余杭郡望族,但從她生下來,幾乎就沒有什么來往,母親是吳興沈氏,接觸得比較多,在丈夫楊元慶身邊也有兩個沈氏子弟獲得重要,一個是內衛軍亞將沈興,而另一個是記室參軍沈春,沈春雖然出身敦煌沈氏,但他父親卻是沈秋娘的親兄,所以沈春其實是張出塵的表兄,也是這個原因,沈春被楊元慶用作記事參軍的機要職務。

這個來訪的尤夫人便是沈興的母親,張出塵稱她為舅母,平時常有往來,並不是外人,張出塵便點點頭,「請她來我的院子吧!」

很快,尤夫人在丫鬟的引領下走進了芙蓉院,尤夫人今年五十余歲,梳著高髻,身穿窄袖長裙,滿頭珠翠,打扮得雍容華貴,她是沈興的母親,有從三品誥命。

剛到客堂門前,出塵便笑著迎了出來,「舅母今天怎么有空來了?」

尤夫人連忙屈身施禮,「參見側王妃!」

「舅母,你又來了,不是說不要這么客氣嗎?」出塵有些埋怨她道。

尤夫人微微笑道:「今天是有正事找側王妃,所以禮數要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