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孰敵孰友(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558 字 2023-01-27

裘順德是楊元慶手下一名偏將,跟隨王君廓一起投降,武藝高強,尤其擅長騎射,在高速奔跑中射箭,百步外百發百中,極得楊元慶賞識,破格提升他為弓騎郎將,統帥三千弓騎兵。

他得到了謝映登命令,當即揮舞短矛大聲喝令,「兄弟們,撤退!」

裘順德調轉馬頭,率領三千弓騎兵向南方急撤,謝映登的軍隊也隨之南撤,很快,六千弓騎兵離開了戰場。

就在這時,隋軍大營的傳來收兵的鍾聲,正在鏖戰的中秦瓊立刻率領騎兵脫離戰場,向隋軍大營撤退。

逼迫竇建德軍隊停止軍事行動有很多辦法,如果大軍列陣,以勢迫人,又比如集中兵力攻擊敵方的糧草輜重大營等等,但隋軍采用的是騷擾方式,這種方式無法改變戰局,只能暫緩對方的攻勢,很顯然,隋軍並沒有直接制止竇建德軍隊攻城的意思,只是在局勢變得岌岌可危的時候,迅速出手瓦解竇建德軍的攻勢。

竇建德也意識到了隋軍的企圖,隋軍是在利用他的軍隊來削弱守軍的實力,同時又不讓他攻下城池,竇建德也下令暫停攻城,士兵歸營,雙方整頓軍馬在涿縣城下形成了對峙……

在第一天的攻城中,羅藝沒有任何動靜,他保持了沉默,甚至沒有出兵去救援自己的城池,只是大營向前推進了五里,駐扎在涿縣東北方向十里之外。

羅藝已經得到情報,隋軍又返回了涿縣城,他很清楚,隋軍絕對不會讓竇建德攻破城池,既然隋軍要替他出頭,他又何樂而不為?

羅藝要保存自己的實力,只是派出一隊隊斥候前去打探情況,而他的三萬幽州軍依舊在十里外按兵不動。

在幽州軍的大營前也搭建了一座高達三丈的眺望塔,整整一個上午,羅藝都站在眺望塔上觀察戰局,他雖然不出兵,但他卻比誰都關心戰局的進展。

一隊隊斥候士兵像走馬燈似的趕回來向他匯報戰局走向,當他聽說隋軍出動騎兵攻擊竇建德攻城軍的後背,他懸在嗓子眼上的心才驀地松懈了。

這時,一隊哨兵護衛著幾名隋軍官員飛馳而至,很快便直奔營門前,一名哨兵上前稟報:「啟稟王爺,隋軍使者來見!」

羅藝點點頭,對身邊親衛道:「請隋使到中軍副帳相見!」

他下了眺望台,騎馬返回了大帳,剛回副帳,親兵便將隋軍使者領了進來,是一名三十余歲的文職軍官。

隋使上前躬身施禮,「隋軍倉曹副參軍施榮參見羅總管!」

羅藝一擺手,「施參軍請坐。」

這時,羅藝次子羅誠也走進大帳,站在父親身後,他心情有點復雜,或許是他曾經在楊元慶手下為將的緣故,他內心更偏向於隋朝,

他覺得楊元慶既然肯派使臣前來,那么就有商量的余地,他就不明白,為什么父親不肯投降隋朝,當年父親也是楊元慶手下,盡管心中有想法,但他畢竟是兒子,他必須要跟隨父親。

施榮坐下,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羅藝,笑道:「這是楚王殿下給羅將軍的一封親筆信,請將軍過目!」

羅誠上前接過信,呈給了父親,他一眼瞥見了信封上的幾個字『致幽州總管府北平督軍羅藝將軍。』

這是羅藝在隋朝的正式官職,幽州總管是他的自封,北平郡王更是唐朝給他的爵位,隋朝絕不可能承認,所以楊元慶是以隋朝的官職來稱呼他,這讓羅誠心中一動,他已隱隱猜到了信中內容。

羅藝深深看了一樣信封的一行字,『並州總管楊元慶致幽州總管府北平督軍羅藝將軍。』

他心中不由冷笑一聲,楊元慶不肯承認他羅藝為幽州總管,可他楊元慶的並州總管不也一樣是自封嗎?

羅藝打開信,信的內容卻讓他大吃一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