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北平船所(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506 字 2023-01-27

幾十名親兵上去撞開了鐵門,眾人沖進了被高牆包圍的曠野,眼前的情形讓所有人都驚嘆起來,遠處是茫茫大海,而在綿長的岸邊停泊著數百艘身軀龐大的船只,都是五千石的海船,但大部分都看不見桅桿,這些顯然是還沒有完工的大船。

楊元慶的眼睛眯了起來,當年他曾聽崔弘升說過,在北平郡的造船所,還有數百艘沒有完工的大海船,是當時的幽州總管元弘嗣奉旨修建,但後來元弘嗣被調走,造船所便停工了,楊元慶沒有時間過來視察,一直到今天,時隔近六年,他才第一次來到這座屬於幽州的造船所。

雖然隋軍擁有上萬艘大大小小的船只,但那些船只只能在內河中航行,而無法出海,要想出海到高麗,必須建造大型的海船,才能抗擊海面上的風浪。

楊元慶又不由想到了水軍大將來護兒,當初楊廣死在揚州時,他正奉旨在丹陽郡造船,後來據說是投降了蕭銑,成為蕭銑的水軍大都督,這讓他有點遺憾,他缺少統領水軍大將。

「啟稟總管,我們找到不少住在此地的人。」一名親兵跑上來報告,打斷了楊元慶的思路。

楊元慶看見士兵們帶上來二十幾人,有男有女,後面還跟著大群孩子,所有人都畏畏縮縮,眼睛里充滿了恐懼。

這讓楊元慶感到有些奇怪,荒廢了幾年的造船所居然還有人居住,他走上前問這些人道:「你們都是什么人?」

所有人都嚇得跪下,結結巴巴解釋,大多是齊郡那邊口音,說了半天,楊元慶才大概聽懂他們的意思,他們都是東萊郡人,原本是造船所工匠,工匠停工解散後,他們回了東萊郡老家,但那邊亂匪太烈,他們又逃回造船所,在這里種糧種菜,倉庫里有布匹做衣服,他們幾十人便將這里當作了他們的家,已經住了五六年。

這時,楊元慶倒想起一事,吩咐親兵道:「把他們都放了,找兩名領頭人和我說話。」

士兵們找到一間干凈的屋子,擺上一張坐榻,楊元慶坐了下來,親兵把兩名中年男子帶了進來,兩人戰戰兢兢在楊元慶面前跪下,楊元慶見他們身體健壯,肌肉結實,看得出是干體力活之人,便笑了笑,柔聲問他們:「你們叫什么名字,也是東萊郡人嗎?」

一名稍微年長者道:「回稟將軍,我們二人是兄弟,我叫張龍,他叫張虎,都是東萊郡黃縣人,祖上以造船為生。」

楊元慶又一指海岸邊的幾百艘大船,問他們:「那些海船好像都沒有完工,還可以修復嗎?」

「完全可以修復,我們經常上去,船只都很結實,只要有足夠的材料和船匠,幾個月就可以完全修復造好,我們自己就修復了一艘船,時常駕船出海捕魚。」

楊元慶之所以問他們,是因為幽州一帶造船工匠不多,而他的工匠大多沒有造海船的經驗,他需要大量能造海船的工匠,當年元弘嗣就是從東萊郡招募了三千名造船工匠,這些東萊郡的船匠讓他有了想法,楊元慶點點頭又問:「你們最近可回過家鄉?」

「回稟將軍,我們去年秋天還回鄉給父母掃墓。」

「那你們家鄉還有造船工匠嗎?我是說造海船的工匠。」

兄弟二人對望一眼,一齊點頭「倒是還有不少,不過現在沒人造船,大家都改行當了,種地做點小買賣之類,那邊徐元朗賦稅沉重,大家日子都過得艱難。」

楊元慶沉思片刻,指著自己問道:「你們可知道我是何人?」

兄弟二人膽怯地搖頭,楊元慶微微一笑「聽說過楊元慶嗎?我就是!」

楊元慶之名,天下誰人不知,兩人聽說眼前的將軍就是大名鼎鼎的楚王楊元慶,嚇得他們砰砰磕頭「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請楚王殿下恕罪。」

楊元慶一擺手止住了他們「我並不是想嚇唬你們,只是想以楚王的身份告訴你們,我打算在東萊郡大量招募造船工匠來這里造船,給最優厚的錢糧,每月我可以給每個造船匠五十吊錢、一石米,你們兄弟二人替我去招募船匠,每招到一人,我就賞你們一兩銀子,將來我還可以讓你們當官,怎么樣,干不干?」

官利誘惑之下,兄弟二人的眼睛都冒出光來,這對他們來說是輕而易舉,他們已修復了一條大船,可以直接駕船過海去募人,更關鍵是,對方是堂堂楚王,不會和他們這些小民失信,他們一起點頭「我們明天就回鄉,給殿下招募船匠,至少一千人我們有把握。」

「好!那我們就一言為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