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竇氏抉擇(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538 字 2023-01-27

竇抗沉吟了片刻,從懷里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給了楊元慶,「這是竇氏家主的親筆,一切要說的話都在這里。」

楊元慶接過信,拆開慢慢看了一遍,隨即將信反扣在桌上,岔開了話題,「李元吉在巴蜀怎么樣?」

「他還能怎么樣,白天打獵,晚上玩女人,除了這兩件事,他其他都不感興趣。」

「難道他對軍權也不感興趣?」楊元慶似笑非笑問道。

竇抗一愣,心念急轉,他忽然有點明白楊元慶的意思了,他臉色露出難色,苦笑一聲道:「殿下的想法可能會落空了,李元吉雖然花天酒地,但他對軍權卻看得很重,而且現在巴蜀也沒有什么兵力了,六萬軍隊都被太子調走攻打,巴蜀現在其實很空虛。」

「我只是說說罷了,竇總管不要在意。」

這時,大帳內的氣氛又略略有些緊張起來,楊元慶已經看完了竇軌的信,閑話也已經扯完,下面該是他表態的時候了,竇抗臉上還帶著笑容,可笑容里卻有一種掩飾不住的緊張。

楊元慶也低頭沉思不語,竇軌在信中明確表達了他對自己的支持,願意配合隋朝穩住關隴,但他信中對一些現實問題,比如錢糧、土地,卻絲毫沒有提及,讓楊元慶有些失望。

他希望竇抗能夠明確表態,支持均田令的推行,也就是在土地上讓步,但竇軌卻回避了,不知他是刻意回避,還是因為初次接觸,不願過早提及此事,但不管怎么說,土地再說,甚至以後再收拾竇家也來得及,現在他需要先把竇家拉過來。

斟酌良久,楊元慶才緩緩道:「竇家的心意我已明白,首先,我很感激竇總管親自前來,足見竇家的誠意,我楊元慶只有一句話,我和竇家並沒有解不開的仇怨,竇家願意支持隋朝,我表示接受並且歡迎……竇抗連夜返回長安,次日一早,楊元慶率軍繼續返回太原,兩天後,軍隊離太原城已不足十里,武威雄健的隋軍騎兵列隊在寬闊的馳道上緩緩而行。

不久前又下了一場大雪,道路和兩邊的田野又鋪上厚厚的白棉被,兩場大雪徹底解決了夏秋以來的連旱,使土地得到了極大的滋潤,這是極為喜人的風景,雖然大雪覆地,寒氣襲人,但每一個士兵都能感受到田間地頭彌漫著的喜悅。

很多農民站在田埂上,指著地里的大雪談論著、憧憬著明年的豐收,這讓楊元慶忽然想到了一句農諺,『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大雪下面便是冬小麥的幼苗,現在算起來已經蓋了兩層被了,會不會再下一場雪呢?

想到明年的豐收,楊元慶也忍不住感到一陣陣心曠神怡,向兩邊的遠方望去,北方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太原西山,再近前一片片樹林和村庄,在村庄前面則是一望無際的麥田,一直延伸到百里之外。

這時,楊元慶忽然聽到有人大喊:「站住!逆子,給我站住!」

『逆子?』楊元慶頓時一愣,他向兩邊尋聲找去,他很快便看見了,在南面的田埂上正一前一後奔來兩人,前面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後生,身後十幾步外是一名中年男子,後生低頭猛跑,中年男子在後面邊喊邊追,他們奔來的方向,正好對准了楊元慶。

楊元慶的親兵們頓時緊張起來,一起沖上前,將這兩人團團圍住,中年男子卻顧不上士兵,一把抓住了後生的手腕,惡狠狠道:「跟我回家!」

後生頓時大喊大叫起來,「我要從軍,爹,你不要攔著我!」

這真是一對父子,楊元慶有了幾分興趣,便笑道:「把他們兩人帶上來。」

片刻兩人被親兵們帶了上來,有士兵告訴了他們楊元慶的身份,嚇得兩人一下子跪倒在楊元慶馬前,楊元慶笑眯眯問老者,「你兒子從軍是好事,為何要阻攔他?」

老者磕了一個頭,禁不住淚流滿面道:「老漢姓何,原本有三個兒子,長子和次子都從軍了,但他們兩人不幸在這次和突厥作戰中雙雙陣亡,老漢只有這一個兒子了,不想再失去他。」

老者的話讓楊元慶肅然起敬,他點點頭,對後生道:「隋軍中有規定,獨子不能從軍,很抱歉,我不能收你。」

後生大喊起來,「可是我想從軍,殿下,村中年輕人個個都想從軍,保衛邊疆,抗擊突厥,我也可以,求殿下收我為兵!」

楊元慶見後生眼中充滿了無盡的期盼,淚水都流了出來,確實令人難以拒絕,他不由有些為難。

這時,一名親兵對楊元慶低語兩句,楊元慶便點點頭,對老漢笑道:「這樣吧!可以讓他為宮廷侍衛,我保證他平安無事。」

當宮廷侍衛,老漢倒也願意了,他連忙磕頭,「多謝殿下照顧!」

楊元慶對後生笑道:「既然一心想從軍,那我就成全你。」

他回頭命令一名親兵,「帶他去晉陽宮找薛軌,就說是我的意思,可破例從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