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風起南郡(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540 字 2023-01-27

楊元慶呵呵一笑,「敦煌蕭氏可是大隋的功勛名門,當年我從敦煌帶走的十八名文士中,蕭家子弟就有三人,現在都是大隋的骨干,我一直很感激蕭氏家主,等拿下江陵後,我一定會登門拜訪,感謝故人。」

楊元慶的重視令蕭彥琦心中感動,但他聽懂了楊元慶話中有話,恐怕是要蕭家在攻打江陵時效力,他連忙躬身道:「蕭家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殿下。」

楊元慶見他頗為機敏,便笑著點點頭,目光轉向了長史韓潞,問道:「韓長史有什么想法?」

韓潞是長沙郡本地人,顯得有些拘謹,進屋後便一言不發,見楊元慶問他,他緊張得結結巴巴道:「卑職。。。沒有。。什么想法。」

楊元慶見他頗為緊張,便笑了笑,「我相信韓長史一定善於文書,我很期待看一看韓長史寫的奏疏,讓我了解一下長沙的風土民情。」

韓潞心中感激,連忙道:「卑職一定寫一份奏疏,盡快遞上,」

楊元慶還想再問一問長沙郡的情況,就在這時,門外有稟報,「殿下,有軍情!」

楊元慶笑著向兩人點點頭,起身走到門口,一名親兵將鷹信遞給楊元慶,楊元慶打開紙卷看了一遍,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

議事堂內,謝映登和來弘低著頭,站在楊元慶面前不敢吭聲,這是楊元慶第一次來江夏發怒了。

「這就是你們做的事情嗎?」

楊元慶拍著桌子怒斥他們二人:「明明知道江陵郡有唐軍水師,卻只派一千人護衛船隊,你們是怎么想的,這不是送羊入虎口嗎?」

謝映登和來弘嚇得戰戰兢兢,謝映登低聲解釋道:「因為只是送補給,所以不想占用太多軍隊,怕江夏兵力不足,而且我們只有三百艘戰船,還要考慮運送軍隊過江,必須要留下兩百艘大船,另外那個領船人告訴我,可以夜間通過江陵,不會被發現,卑職便相信了他的話。」

「相信他的話?」

楊元慶連聲冷笑:「你一個堂堂的江南西道總管,右武衛大將軍,竟然相信一個船夫的話,還虧你是百戰之將!」

謝映登單膝跪下,「卑職知罪,願承擔一切責任。」

來弘也單膝跪下,請罪道:「此事卑職也有責任,請殿下責罰!」

這時,旁邊韋雲起勸楊元慶:「殿下,他們確實也有苦衷,不敢過於分散兵力,只能用險計,聽說唐軍也向襄陽增兵了七萬人,襄陽的唐軍已達十五萬人,這個時候,謝將軍更不敢輕舉妄動。」

楊元慶這時候想起了當年李世民的中原之戰,由於沒有調兵權,就像傀儡似的被長安的李淵指揮,現在謝映登應該也是一樣,自己雖然給了韋雲起一定的權力,但他也不敢做出太過於重大的決策,想到這,楊元慶的怒氣也消去了幾分,便擺擺手,「起來吧!」

楊元慶背著手走了幾步,他回頭看了一眼謝映登,問他道:「如果你有調兵權,你准備怎么做?」

謝映登沉聲道:「卑職會把杜伏威軍調來江夏郡,然後我們集中兵力掃盪荊襄船只,使我們在水面上占有絕對優勢,然後用普通士兵把夷陵郡的騎兵換出來,利用水面優勢和騎兵優勢和唐軍決戰。」

楊元慶緩緩點頭,對韋雲起道:「傳令吧!讓杜伏威軍立刻南撤江夏郡。」

韋雲慶明白了楊元慶的意思,不僅僅是接受謝映登的建議,同時也是將隋軍撤到長江已南,利用水上優勢向唐軍發動進攻。

他立刻起身行禮道:「卑職遵命!」

。。。。。。。

三天後,一隊隊從永安郡南撤隋軍乘船渡過長江,向江夏集中,與此同時,隋軍五百艘海船滿載著三萬隋軍步兵和一萬騎兵離開了江夏郡,向南郡江陵城浩浩盪盪駛去。

。。。。。。。

就在江陵糧船事件發生兩天後,襄陽城也接到盧祖尚的緊急報告,李孝恭也意識到了這次糧船事件極可能會引來隋朝大軍,他也立刻派柴紹率領五萬大軍南下支援江陵城。

江陵城風雲際會,一次由隋軍糧船事件所引發的隋唐大戰,即將在江陵城爆發,從而也拉開了隋唐兩朝爭奪荊襄的序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