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 changsuoyuyan(2 / 2)

黑石密碼 三腳架 1530 字 2023-01-27

所有在前期投入的一切,都會在後續的經營中一點一點弄回來。

就這個問題大家展開了熱烈又激烈的討論,還有人認為這么做實際上是自己在騙自己!

因為那些人本來並沒有錢,他們的錢是聯邦人給他們的,他們的確把錢還給了聯邦商人,可他們也得到了商品!

對於這種說法林奇沒有參與,那些專家就反駁了回去。

雖然他們的確最後得到了商品,可實際上他們也是付出了財富的——勞動力!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徹底地將資本家對勞動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展現得淋漓盡致!

很有可能這些人最終得到的商品本身,就來自於他們的勞動!

有可能他們生產了十個商品,然後用工資買到了其中一個,而另外九個則賣給了其他人,或者其他國家的人……

在這方面,有些人是學術專家,有些人是實操專家,每個人都激發出了他們的談興,談論著所有和經濟,和金融有關系的內容。

林奇也開始仔細的聆聽別人的問題,從中尋找一些自己能夠獲得的經驗,或者其他什么。

這里在座的人都有非常多的經驗,閱歷,聊起他們擅長的更是停不下來。

從國外,討論到國內,從經濟金融本身,到相關的外圍組成,沒有什么是不能聊的,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收獲。

這場活動對於一些人來說非常的精彩,非常的重要,但對另外一些人,而且是大多數人來說,顯得有些枯燥。

收視率也在不斷的降低,最終被那些屎尿屁的電視劇,或者脫口秀,綜藝等節目吸引走。

但現場的氣氛,卻依舊熱烈。

在活動即將結束的時候,突然有一名台下的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

「各位教授,還有各位先生,我整個晚上都在聽你們的討論,在這里我有一個小小的問題。」

「我們始終在談成本和利潤,既然國外的勞動成本低廉,資源成本和運輸成本也更低,為什么我們不把更多的工廠搬遷到國外去?」

「剛才我聽林奇先生以及其他幾位先生談到了一些崗位缺口,我們完全可以把一部分工作交給那些成本更低地區的人們去完成。」

「也許更多?」

問題拋出來之後台上陷入了短暫的安靜當中,這個家伙提出問題的第一時間,林奇的腦海中就出現了「去工業化」這個詞。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聯邦要說去工業化,還太早了一些,這也不是什么好的現象。

去工業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也是一個相對危險的過程,就像是之前的大蕭條。

其實之前的大蕭條可以看做是去工業化失敗時的一場預演,一旦工業轉移,國內的商業結構開始向農業和服務行業轉移,同時支撐聯邦的將不再是實體貿易,而是金融。

金融的抗風險能力是所有產業之中最差的,它來錢的確很快,一個小道消息就能讓一群人在很短的時間里實現財富翻倍。

但同樣它也沒有什么抗風險能力,同樣一個小道消息,也能讓一些身價巨億的富豪一瞬間就變成窮光蛋!

而且金融衰退想要再復蘇,沒有實體工業的支持,會非常的慢!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當人們都把一塊普通的石頭炒到了一百塊時,有人戳破了這個謊言或者一些其他原因,總之石頭回到了它原本的價格。

所有持有石頭的人都破了產,他們如果想要再把石頭的價格抬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除非把整件事情重新包裝,把石頭變成人們陌生的東西,才有那么一點可能能做到這一點。

但實體行業不會,一噸鋼鐵就是一噸鋼鐵,只要社會有需求,它就一定會有價值!

內爾之前工作的工廠,那些工人盜取了工廠里的原料生產了商品拿出去銷售,他們能用那些商品換到錢,或者其他什么。

但那些持有石頭的人,永遠都不可能再用石頭換到什么!

這就是實體和金融的抗風險能力不同的地方,實體行業就算再不景氣,造成的影響不會惡劣到無以復加。

但金融會!

去工業化,把所有實體產業轉移到國外看上去好像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可一旦出現了無法預測,或者無法對抗的風險。

比如說戰爭之類的,聯邦的金融一旦控制不住,就會全面的崩盤,到時候社會又要倒退幾十年!

可只是金融的衰退,卻不會讓實體工業也跟著衰退,它依舊會非常的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