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1 / 2)

京城一處隱秘之所。

「真是天助我等,在這個時候來個飢荒,想不發財都難。」

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笑著說道,做糧食買賣的,最喜歡的就是發生飢荒,因為一旦發生飢荒,這就意味著他們手中的糧食將會比金子還要金貴。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上可以用糧食來通天,想要好名聲了,這糧食就便宜賣給朝廷,少不了要獲得一個大善人的美名。

下可以利用糧食收割民財,平時幾文錢一斤的糧食,飢荒的時候賣幾十文一斤,其中的利潤有多大,也只有這些糧商能夠知道了。

「發財不是難事,古今樓的買賣都知道吧,這古今樓開業到現在,他們的進賬都已經超過五百萬兩白銀了,這才是一夜暴富。」

「據說前段時間,東宮的哪位分紅都分了一百萬兩白銀。」

「我們這做糧食買賣的和他們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上不了台面,賺的是辛苦錢。」

一名書生模樣,手中拿著扇子的年輕人談談的說道。

「胡公子說的是,我們只是賺點辛苦錢、辛苦錢!」

那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聽到這個胡公子的話,也是趕緊點頭哈腰,一副巴結的樣子。

這個胡公子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叫胡萬安,徽商胡家的大公子,未來的接班人。

徽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財富的代名詞,徽商並不是籠統之安徽這邊的商人,它的范圍囊括了江蘇淮揚一帶。

淮揚一帶因為有鹽,所以誕生了無數的大鹽商,而鹽商這是這個時代最有錢的代表。

同時因為明朝特殊的鹽業政策,這想要獲得鹽引就必須運糧食到九邊重鎮去才能夠獲得鹽引,當然這個政策在弘治五年的時候就改了,原因是因為私鹽盛行,再加上朝廷權貴等隨意向皇帝奏討占窩、壟斷開中,造成鹽引的派發量大大超出了鹽業的產能允許范圍。

這迫使大量邊地商人空有鹽引,卻無鹽可領,只能在鹽場等待新鹽的產出,有的需要等待守支數十年的情況出現,這極大的打擊了邊商輸糧支邊的熱情,導致開中法的執行變得舉步維艱,很難再像洪武、永樂年間那般良好運行。

所以在弘治五年的時候,時任弘治皇帝戶部尚書的葉淇提出了納銀領取鹽引的辦法,即折色法,從此規定商人們以後不需再將軍需運往邊鎮,只要向國庫繳納銀兩,就可獲取鹽引。

所以以前這些鹽商想要做鹽的買賣就必須要運糧食到邊鎮地區去換取鹽引才可以,這些徽商自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為地處最為富庶的江南地區,這江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最為重要的糧食產區,所以慢慢的這些鹽商和糧商彼此之間也是很難分開,徽商也是如此,他們既是大鹽商,同樣也是大糧商。

胡家是徽商當中的代表性家族,也是實力最為雄厚的一個家族,家族勢力極其龐大,在整個大明上下都擁有極其龐大的影響力。

「這上面太有錢了可不太好。」

胡萬安看了看這人,接著淡淡的說道:「朝中這邊也是已經傳話出來了,這一次,我們要接著這個機會將上面的羊毛全部薅光了。」

「當今天子非常的仁厚,又是一個仁德之君,勤政愛民,非常體恤百姓,現在北直隸、山西、山東發生飢荒,他必然會全力賑災。」

「但是國庫空虛,到時候朝中諸公肯定會讓天子動用自己的內帑,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將皇帝的內帑給一次性全部吸干,不過內帑這區區百萬兩白銀我們根本就看不上。」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胡萬安的口氣非常大,百萬兩白銀都根本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