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為國為民當開海禁(1 / 2)

「是啊,哪怕是允許捕魚也好。」

李東陽點點頭,只有在飢荒的年代里面才會明白糧食的珍貴,現在海洋之中既然有無窮無盡的糧食,那自然是不能在墨守成規,死盯著祖制不放。

「只是想要解開海禁的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江南這邊的士林肯定是會極力反對的。」

想了想,李東陽又覺得這個事情並不容易促成,對於江南這邊的一些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以前也不是沒有人提出過解開海禁,但幾乎都是遭到了江南士林的一致反對。

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非常龐大,涉及到的反對力量也是超乎想象,在明朝,江南士林的力量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力量,特別是到了中後期,幾乎把控了整個朝政,所有一切都是他們說了算。

「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你我食君之祿當為君分憂,這利國利民之事,縱然是千難萬難,也應奮不顧身去促成。」

周經點點頭,卻是一身正氣的說道。

他雖然號稱是豬扒皮,經常盯著弘治皇帝的內帑,同時也是經常朝弘治皇帝的臉上吐唾沫進行諫言,但說到底他整個人其實還是剛正不阿,敢於犯顏直諫的人。

曾上言說:「外戚家無功勞而求升官,沒出力而求賞賜,加上舉辦齋醮游玩宴樂浪費無度,致使國庫空虛,應該大力抑制」。

單單是這一諫言就將那些皇親國戚給得罪了一遍,要知道弘治皇帝這個人是個老好人,所以那些外戚、老朱家的這些王爺什么的那是經常向他討要賞賜。

像雍王朱祐枟請求收取衡州稅課司及衡陽縣河泊所的稅錢,周經說不能答應。孝宗接受周經的意見,並命令從現在開始對於各地稅收,王府不得提出請收的要求。

崇王朱見澤請求河南退灘地二十余里,周經說不宜給;興王朱祐杬前後要求賜赤馬諸河泊所以及近湖地一千三百余頃,周經連上三疏規勸。

還有弘治皇帝的兩個小舅子壽寧候張延齡和建昌伯張鶴齡,這兩個兄弟那是隔三差五都找弘治皇帝要地、要鹽引、要礦山等等。

弘治皇帝是一個妻管嚴,又是一個心軟的老好人,這兩個兄弟的請求,幾乎無不答應,而周經也是三番五次的上書諫言。

這幾乎是將張氏兄弟兩個給得罪死了,讓張氏兄弟對他是恨之入骨。

從這些例子就可以知道這周經其實是一個堪比魏征的大臣,張廷玉對他的評價:經剛介方正,好強諫,雖重忤旨不釁。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方面看出來,其實明朝很多制度還是很不錯的,朱元璋同志留下的一些制度還是很不錯的,比如這個鹽引制度。

但往往最先破壞制度的就是皇帝本人,以至於讓好的制度沒有辦法一直有效的施行下去。

弘治皇帝雖然史書評價頗高,但他實在是個老好人,這老朱家的子孫、皇親國戚等等那是經常找到要各種各樣的東西,鹽引、土地、稅收等等,他幾乎無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