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2 / 2)

有人看到報紙上面刊登出來的內容,頓時就忍不住拍案叫絕。

「就該如此狠狠的修理他們倭國一頓,綽爾小國,竟敢以上犯下,目無君父,征收我大明商人的重稅,殺害我大明子民,更是一直以來縱然倭寇橫行我大明東南。」

「這一次,大軍壓境,直接就滅了跳的最凶的什么大友、大內、上杉,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看他們以後還敢不敢對我們大明不敬?」

「是啊,大快人心~」

「倭國就是賤骨頭,不狠狠教訓他們一頓,他們還以為自己有多厲害,這下知道厲害了吧,知道怕了吧。」

「這以後去倭國經商就好多了,不用交稅了,也不用擔心倭國人欺負我們了,我們有大明在後面撐腰,這以後錢也可以賺的更多了。」

「大明必勝~」

「大明必勝~」

也不知道是誰喊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很快整個茶樓上下都跟著喊了起來,一個個都非常的興奮。

去年打贏了草原人,今年又狠狠的修煉了倭國人,大家也是跟著變的自信起來。

「大家都趕緊准備、准備,這倭國的石見國割讓給我們大明了,這石見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前往黃金洲的必經之地,去往魚溪也是要經過這里的。」

「現在去石見這里,必然有大量的商機。」

「對,對,趕緊去石見,聽說石見這里整准備建港口,修城,又背靠倭國,必然有很打的前景。」

「還是劉公子厲害,我就知道,只要劉公子去,肯定沒有問題,果然如此。」

「你看這輕輕松松就打贏了,狠狠地教訓了倭國,以後他們對我們大明都老老實實的,而且這還拿下了石見,租借了兵庫之津,更是讓倭國這邊賠款一千五百萬兩白銀。」

「那是當然,劉公子可是財神爺,劉公子做的買賣就沒有虧本的。」

「算算時間,現在很多船隊都已經准備的差不多了,都在准備去魚溪、去黃金洲。」

「是差不多該出發了,你說不知道,天津港口這邊,港口里面停泊上了幾百艘大船,都是前往黃金洲這邊的。」

「……」

大明的民間對於這一次的大勝那是高興不已,天津、京城這邊甚至於有商人拿出了鞭炮和煙花來慶祝這個勝利。

第一次,大明為了他們這些商人出兵,為他們這些商人出頭,狠狠的教訓了倭國,讓他們明白,在他們的身後,還有強大的大明。

當然真正讓大家歡欣鼓舞的還是因為這一次打贏了倭國之後,這前往倭國經商也好,還是前往黃金洲這邊發財也好都有了安全保障。

原先還要擔心倭國這邊會不會洗劫大家的商船,會不會對大家征收重稅,現在完全不用擔心了,大家可以放心的去投資,放心的去倭國這邊經商,去黃金洲這邊挖黃金。

有了這個條約,以後倭國的市場徹底對大明開放,投資了商行,有了海船的人,新興的資本家,大明的商人等等,大家都可以從中收益。

自然而然,在京津地區這里,自然是一片叫好聲。

……

京城一處別院當中,幾個御史、翰林聚集在一起,一個個看著手中的大明早報,看著上面的內容。

「豈有此理,簡直斯文掃地,這樣的條約,我大明和禽獸何異?」

「我大明和那些蠻夷又有什么區別?」

「倭國殺害我大明商人確實是不對,但這是因為倭國不識教化,不懂仁義禮智信,我們應該做的是向他們傳授孔孟之道,傳授仁義之道,而不是這樣興師問罪。」

「這大軍壓境之下,逼著倭國簽下城下之盟,這樣的條約,簡直就是丟人,簡直將我大明泱泱大國的氣度丟失的干干凈凈。」

一個御史非常氣氛,顯得非常生氣說道。

「是啊,倭國是我們大明的藩屬國,我們是大明的宗主國,這宗主國就該有個宗主國的樣子,藩屬國犯點小錯誤,應該宰相肚里能撐船,寬宏大量。」

「征收重稅算什么,死幾個商人而已,商人爾,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商人不事生產,低買高賣,投機倒把,死不足惜。」

「為了區區這點小事,竟然興師動眾去討伐我們的藩屬國,這實在是丟人,將我們大明的臉面都丟光了。」

「晚上回去我就寫參本,我非要好好的參一參英國公、破虜候楊雲,還有這個劉晉和王守仁,他們損我大明威嚴,丟我大明上國的臉面,讓我大明在藩屬國面前失去誠信,就該讓他們回家養老去。」

「算我一個,我晚上回去也寫參本,這樣的條約,他們竟然還有臉在大明早報上面刊登出來,這要讓其它的藩屬國,像朝鮮、安南、暹羅等看到了他們又會怎么想?」

「以後還有誰會對我們大明真心的臣服,誰還會尊我大明為宗主國?」

「寫了也白寫,而且陛下肯定會不高興的。」

「現在軍權掌握在那些武將勛貴們的手中,他們哪里懂孔孟之道,哪里知道仁義之道?」

「唉~」

「陛下現在被小人懵逼,親小人遠賢臣,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今日對自己的藩屬國興師問罪,逼迫藩屬國簽下城下之盟,這大明的江山恐怕是要風雨飄搖啊~」

「是啊,自古亂臣賊子都是武將勛貴,這武將勛貴掌握兵權,對皇權是最大的威脅,這大明的江山怕,長此以往,恐怕是要動盪不安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正是需要你我這樣的慷慨正義之士站出來,想陛下闡明其中要害,讓陛下及時改正過來,匡扶大明江山於危亡之際,如此也不枉來此世間走一遭。」

「說的好,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值此之時,正是你我為過分憂的時候。」

「大明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恐怕以後人人重利輕義,忘記我儒家仁義、君子之道,這大明就真的危險了。」

「對,對,一起上書給陛下,向陛下闡明其中的要害,絕不可讓我大明因此沉淪。」

幾人越說越激動,一個個都憂心忡忡,似乎大明離開了他們幾個就馬上要滅亡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