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文官們請戰(1 / 2)

京城皇宮乾清宮,弘治皇帝巨大的書房當中。

內閣三閣老,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再加上六部尚書、侍郎等等,足足十多個朝中重臣齊聚一堂,和往常一樣商討著國家大事。

最近國泰民安,海清河宴,弘治皇帝的心情那是相當不錯,面容的笑容,煩心的事情少了,弘治皇帝憂心的事情也少,整個人的氣色也是好了很多,面容都更紅潤了。

不過相比起弘治皇帝紅潤的氣色來,在場的這些大臣們則是一個個顯得愁眉苦臉,似乎心事重重啊。

「諸位似乎有什么事情?」

弘治很快就看出了這些人的異樣,想了想問道。

似乎好像也沒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憂愁的吧,這西南地區在改土歸流之下,一直以來沒有得到解決的土司問題也是迅速的平定下來。

北方草原的韃靼元氣大傷,現在連靠近長城百里都不敢,東邊的倭國被狠狠收拾了一頓之後,這倭寇一下子消失的干干凈凈。

今年又風調雨順的,大明蒸蒸日上,真心沒有什么值得憂愁的事情。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眾人互相看了看,最終還是劉健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棉花價格飛漲的事情?」

「嗯,朕聽說了,也從報紙上面看到了。」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說道。

在他看來,棉花價格漲就漲吧,又不是糧食,現在又是夏天了,棉花漲價也不至於說冷死老百姓,無關緊要的事情,反正只要糧食不飛漲就可以了。

所以看到報紙上說棉花價格上漲,他是沒有在意的,問都沒有去問下這件事情。

「陛下,現在棉花的價格已經漲了幾倍,原先的時候僅僅只要150文,現在已經漲到600文了,可是,市場上面的棉花卻依然非常的緊俏,根本就沒有棉花買。」

劉健想了想也是將現在棉花市場的情況說了出來。

「是不是有人在背後囤積棉花,哄抬價格?」

弘治皇帝想了想問道。

「並不是,而是因為市場上真的已經沒有棉花了,而需要棉花的人太多了。」

「整個京津地區,大大小小的紡織廠足足有幾千家,每天消耗的棉花數量非常的龐大,我大明雖然種植的棉花很多,但是依然經受不住如此大規模的棉花消耗。」

「所以也是有了現在棉花價格飛漲的事情出現。」

這時李東陽站起來補充道。

「原來如此~物以稀為貴嘛,難道對老百姓的生活有影響?」

「現在是夏天,應該不至於影響老百姓吧?」

弘治皇帝恍然大悟一般的說道,接著又反問道。

「陛下,京津地區大大小小的紡織廠有幾千家,大的紡織廠雇佣幾萬人,小的紡織廠雇佣幾十人,算下來,京津地區這里在紡織廠做工的人足足有幾十萬人。」

「現在棉花價格大漲,棉花緊缺,京城這里的紡織廠不得不大規模的停工,依靠紡織廠生活的這幾十萬人一下子就沒有了生活的依靠了。」

「臣等現在正是在為此事煩惱,幾十萬人的生活,這可不是小事。」

劉健非常認真的將事情說了出來,一臉的憂愁。

「竟然有幾十萬人靠紡織廠生存?」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震驚了。

原先並沒有覺得有什么大問題,現在一聽,頓時就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

幾十萬人依靠紡織廠生活,這紡織廠一旦停工,他們的生活就沒有了依靠,這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事關幾十萬人的大事,難怪大家都憂心忡忡了。

當然了,弘治皇帝並不知道,其實大家不僅僅是憂心這個,更憂心的是大家的投資要打水漂。

武將勛貴集團們一開始就投資各個買賣,賺了錢,資本雄厚,這些損失能夠承受。

他們這些文官們算是後知後覺,投資的比較晚,所以在紡織業當中,文官集團們的投資比較多的,占比也比較大的。

對於這個投資,他們可都是非常重視的,也都寄予厚望,指望著這些紡織廠能夠給自己下金蛋呢。

誰知道現在竟然沒有棉花了,這就讓人蛋疼了。

「陛下,現在整個京津地區的人口總數都已經超過千萬了,水泥廠、紡織廠、造船廠、捕撈業、遠洋貿易行、煤炭廠等等,隨隨便便一個行業,也是有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在工作,牽扯到的人口更是龐大無比。」

「紡織業也是去年才興起的,規模還不算太大,真正規模龐大的是水泥廠,京津地區大大小小的水泥廠足足有上萬家,雇佣了上百萬人,牽扯到幾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