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銀山港(1 / 2)

倭國石見國。

弘治庚申條約將石見國割讓給大明,大明這邊也是很快就派遣了官員來到這里,並且正式將石見改名為銀山縣,直接劃歸到了北直隸省下面。

額,盡管北直隸和銀山縣似乎相差的有點遠。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但是沒有辦法,誰叫銀山縣這里有蘊含幾億兩白銀的銀礦呢。

銀山縣北面是捕鯨海(後世的日本海),南面則是屬於原先大內家族的地盤,現在則是已經被毛利家和尼子家瓜分。

這兩個家族在上次劉晉遠征倭國的時候,非常明智的選擇了投靠大明,所以也是跟著享受到了好處。

銀山縣北面一處海灣這里,整個海灣都變的熱鬧非凡,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上萬的倭國人被雇佣過來,在這里建造銀山港。

同時臨時建好的一些碼頭這里,一艘艘來自大明的商船靜靜的停泊著,碼頭上面有倭人在勤勞的裝卸貨物。

銀山縣屬於大明北直隸,現在來倭國的商船都喜歡停泊在銀山港這里,因為可以不用交稅,只需要交一點停泊費就可以了。

要是停泊在倭國其它的地方,盡管現在倭國已經不敢對大明的船只征收重稅,但是一般的稅還是可以征收的。

更何況,停泊在自己大明的土地上,那樣也更加的安全。

銀山縣這里可是有兩萬明軍駐扎,足以保證大明在倭國這邊的利益。

現在大明的商船來倭國這邊經商都有兩個選擇點。

一個是銀山縣這里,從大明來到銀山縣,還是屬於北直隸,再然後直接在銀山縣這里將貨物賣給倭國的商人。

又或者是再轉運到倭國各地進行出售,都是可以的。

另外一個就是抵達倭國的兵庫之津,兵庫之津是倭國租借給大明的,也算是大明的地盤,抵達兵庫之津,然後再來專賣到整個倭國各地。

大明打贏了倭國,狠狠的教訓了倭國,迫使倭國各地大名再也不敢對大明商船、商人征收重稅,這極大的促進了大明商人前來倭國這邊經商、貿易。

再加上銀山縣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又有龐大的銀礦,得到了銀山縣之後,大明這邊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過來。

短時間內,整個銀山縣的縣城和銀山港都變成了一片繁忙無比的工地。

銀山港因為算是大明前往黃金洲的中轉港口,所以劉晉、張懋等人也是投資很大,准備將它建成一個大港口。

此時,一艘艘的貨船從大明這邊抵達銀山港,貨船上面裝的最多的就是水泥。

一船又一船的水泥源源不斷的運到銀山港,用來建設銀山港和銀山縣。

港口內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大明這邊天津港口的風格來建造,成千上萬的倭人老百姓被雇佣過來,一個個都在賣力的干活。

幸太郎就是眾多賣力干活的倭人之一。

幸太郎沒有姓,只有名字,在倭國只有貴族和武士階層才能夠有姓,他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是沒有資格擁有姓氏的。

他本來是石見國一個普通的農民,原本是靠種田為生,世世代代都是農民。

誰知道這石見國一下子被割讓給了大明,大明這邊也是給了石見國的這些倭人兩個選擇。

一個是可以離開石見國,另外一個就是從今之後,效忠大明天子,成為大明的老百姓。

對於成為大明的老百姓,效忠大明天子,原先的這些石見國人可是沒有半點抵觸。

本身來說,在倭國這邊就有很多人說倭人就是來源於中原大地,倭國和大明是一家人的說法在倭國還是很流行的。

另外倭國的貴族和武士階層,他們都是用漢字,寫漢字,文化上同根同源,也就是說的語言上有所差別。

再者倭國是大明的藩屬國,倭王都要向大明皇帝稱臣,他們石見國的人能夠直接成為大明百姓,效忠大明天子,這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沒有絲毫的抵觸心里,反而很多人覺得非常不錯。

身份一下子從大明藩屬國的子民變成了大明子民,這地位不是提高了一大截?

在倭國,他們是最底層的老百姓,但是這石見國成了銀山縣之後,他們就是大明人,這出了銀山縣,他們在倭國就是高人一等的大明人了。

不僅僅是幸太郎他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如此覺得,石見國原先的貴族、武士等等也是如此。

以前的石見國弱小無比,大內家過來欺負,毛利家也過來欺負,尼子家也可以過來欺負,甚至於連旁邊的出雲國都可以過來欺負。

石見國的這些貴族和武士們也是受過了。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他們是大明銀山縣的人,身份搖身一邊,這變成了大明的地主、士紳了,誰還敢欺負他們?

大明接管整個銀山縣,沒有遇到任何的困難,銀山的貴族、武士、普通的老百姓都歡天喜地的轉身變為了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