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風波平息(1 / 2)

伴隨著京津地區的大罷工,弘治皇帝和朝廷這邊也是很快就給出了回應。

首先肯定了新式學校,表示了不會關閉和禁制新式學校的開辦,認為新式學校是普通子弟求知求真、獲得知識、實現人生跳躍、樹立正確思想和觀念的重要地方和渠道。

天子愛民如此、朝廷也關心民間貧寒子弟求學之事,對於新式學校免費給孩子讀書,教書育人給予肯定和支持。

大明天子以後每年也同樣會拿出不少百萬兩銀子來開辦新式學校,推動大明教育事業的發展,讓更多的貧寒子弟能夠有機會去上學,能夠有機會讀書識字,爭取在未來的某一天,讓大明上下都無目不識丁之人。

天子和朝廷對新式學校的肯定以及支持,瞬間也是贏得了京津地區百姓們的認可,消息一傳開,無數人紛紛朝著皇宮的位置跪拜下來,高呼萬歲。

同時大家也是迅速的回到自己的崗位,工廠、作坊、商行、海船等等也是迅速的再次運轉起來,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干勁,盛贊當今天子,對朝廷諸公也是充滿了肯定。

不過這卻是引起了儒門的極大不滿,國子監的書生、前來參加考試的考生對此非常的不滿,天子和朝廷不僅僅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關停這些新式學校,竟然還給予了肯定和支持,甚至於還要大力的推廣新式學校。

這豈不是完全沒有理會他們的心聲?

但很快,弘治皇帝和朝廷這邊又給他們一顆棗子吃。

首先就是肯定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認為歷朝歷代都是以儒治國,大明並不會因此改弦更張,會一直並且持續強化以儒家思想治國的理念。

所以大明以後的官員選拔和錄用將會一直延續傳統的科舉考試制度,不會有任何的動搖,所有新式學校畢業的學生都不能參與科舉考試。

這是從官方上給予肯定和支持,意思很簡單。

那就是告訴儒門的這些人,天子和朝廷需要你們,知道你們的重要性,這以後的官員選拔和錄用還是按照以往的制度來,新式學校的學生不會參與科舉考試。

簡單來說那就是新式學校是要推廣,但那是為了給普通老百姓的子弟讀書識字的,要求不能太高,只要給他們讀書識字,掌握一些技能就可以。

真正用來治理國家,輔助君王還是需要你們儒門的人,因為你們讀的是四書五經,你們學的是諸子真義,你們明白禮義廉恥,君臣之道,比新式學校出來的學生更牛叉,天子需要你們,治理大明需要你們。

這樣的肯定和規定也總算是讓儒門的人消停下來。

嗯,嗯,沒錯,我們這些儒生就是要比一般人高,天子和朝廷是少不了我們的,治理大明也是少不了我們的。

沒有我們,這大明如何治理?

天子又該如何治理國家?

我們讀四書五經和諸子真義,我們明白君臣之道,我們博古通今,哪里是那些讀新式學校的人可以相比的。

就該如此,不能讓這些新式學校的學生考科舉,這當官啊,輔助君王啊,還是我們儒生更合適。

開辦新式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讓普通子弟多少能夠識文斷字,掌握一些技能的解釋,也是讓他們得以接受。

不管如何,這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貧寒子弟讀一些書,認識一些字也是好的,多少能夠知道一些忠君愛國的思想、知道一些忠孝節義,這對於他們管理大明也是有幫助的。

平息了儒門的怒火,給予了儒門的肯定,保證了儒門的地位。

再加上最後,朝廷這邊也是說了,以後將會每年撥款百萬兩銀子用於興建和維持傳統私塾和書院的開辦和運轉,讓更多的子弟能夠學到儒家真義。

這樣一來,儒門的人也算是徹底的平息下來。

得到肯定和保證,又獲得了支持和發展,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只有極少數一些酸臭腐儒依然不依不撓的在向弘治皇帝這邊上書。

希望關停新式學校,或者是干脆將這些新式學校變成傳統的私塾和書院,教授四書五經和諸子真義。

但這一點很快又遭到了其他人的強烈反對。

這考科舉已經很難了,三十少進士、五十老明經就足以說明科舉考試之難,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你倒好,竟然還有將這些新式學校轉為傳統的私塾和書院,到時候這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就會一下子激增十倍、百倍、千倍。

恐怕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三十少進士,五十老明經了,有些人可能考一輩子連個童生都考不上了。

要知道一所新式小學的學生數量就有上千人,有些大的小學甚至於有兩三千人,整個京津地區新式的學校有幾十所,屬於十萬計算的學生在里面讀書。

真要是全部轉為私塾和書院,那朝廷給北直隸這里的名額縱然再多十倍,恐怕這里也會轉變為地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