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國之重器(2 / 2)

「我這是給所有參與火車研究、鐵路研究、建設的人說話,他們一直以來都被人稱之為工匠,很多人的祖籍還是匠籍,身份卑微、低下,生活窮困而潦倒。」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最讓他們覺得絕望的是,他們明明為大明的繁榮富強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是身份和地位卻一直得不到認可,他們的作用也是被人忽視。」

「工匠的力量被人稱之為旁門左道,工匠研究出來的技術被稱之為奇巧yin技,很多前人辛辛苦苦研究出來成果,很多時候都被人輕輕的一張嘴就給毀掉、否定。」

「這才是最他們最大的傷害,也是身為工匠最無奈的地方。」

「現在父皇說要接見他們,獎勵他們,這對於他們來說,這無異於是天大的恩典,讓他們多年來的努力,無數代人的付出得到了認可。」

朱厚照一聽,立即一本正經的向弘治皇帝說道。

這一點,朱厚照是深有體會到。

大明的工匠地位都是極低的,特別是那些被劃入匠籍的工匠,身份、地位非常低,日子也是極其的不好過。

很多人都後悔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對於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不僅僅不想學,而且還嗤之以鼻,覺得正是因為這些東西,所以他們才會過的如此低賤而卑微。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劉晉的出現,劉晉麾下的諸多產業對於工匠都是極其的重視,不僅僅給予他們高薪、高待遇,並且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很多工匠都成了學校的教授、老師,地位很高,收入又高。

故而劉晉麾下的諸多產業,總是不斷有新的技術和發明涌現出來,從造船廠到紡織廠,再到鋼鐵廠以及機械廠,這制造出來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精密,作用越來越大,工匠的力量開始向世人展現出來。

也只有這些年,大家才逐漸的意識到了這些工匠的重要性,大明大大小小的造船廠都學習天津造船廠,重視木匠、培養木匠,所以才有了大明強大的造船業。

大明大大小小的鋼鐵廠也同樣在學習密雲鐵廠,對鐵匠重視,這才有了大明強大的煉鋼企業。

但這些顯然都是只看到了表面,工匠晉級只是最初、最表面的東西。

真正高段位的應該是科學家、是工程師,弓箭只是研究如何使用、打造東西,而科學家和工程師卻是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質。

當然了,現在大明還普遍都是用工匠一詞來說,唯有劉晉所創辦的諸多學校,已經逐漸的脫離原先工匠束縛向著後世科學家、工程師去轉變。

「說得好啊~」

「工匠的力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力量。」

「他們所研究出來的東西對於我們大明的繁榮富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蒸汽耕地機可以幫忙耕地,這紡紗機和織布機可以提高紡紗、織布的速度、效率,這蒸汽機可以提供強大的動力,帶動諸多的東西。」

「還有這火車,那更是國之重器。」

「這些都說明工匠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所掌握的技術並不是什么奇巧yin技,而是同樣可以造福萬民的東西,也是真正值得肯定的大道!」

弘治皇帝看了看眼前的火車,再看看遠處的高樓,密集的煙囪,也是鄭重的點點頭表示了肯定。

以前總是被那些讀書人、文人們忽悠,覺得治國之道就是孔孟之道,所有和孔孟之道不相符的都是旁門左道,都是微末之道,不足為道,也不值得重視。

然而這些年來所見所聞,也是讓弘治皇帝在思索,這到底是對還是錯?

孔孟之道真的就是萬能的?

靠著所謂的禮義廉恥就真的能夠長治久安、繁榮富強?

靠著仁義道德就真的能夠威服四海?

大明能夠有現在的這一切,所依靠的還不是強大的武力?

而之所以有強大的武力,一方面是進行了軍事改革,另外一個方面是擁有強大的武器裝備,密雲鐵廠能夠制造出最強大的鎧甲和火器出來,沒有這兩樣東西,大明就很難征服四方。

以前是靠著孔孟之道,可是卻是內憂外患,對比差距太大了。

這也是弘治皇帝為什么對朱厚照如此寬松的原因。

朝堂之上對於太子也是頗有微詞,覺得太子專研微末之道,不尊孔孟,不學帝王之道、治國之道,這是不行的,經常有大臣上書要求弘治皇帝嚴厲要求太子,給太子擇名師以教導之。

但這些都被弘治皇帝給駁回,這都是弘治皇帝經歷了諸多事情之後,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決定。

畢竟身為皇帝,他對於自己的接班人,那同樣是非常重視的,也是有著諸多嚴格要求的,不可能說真的放任不管。

之所以不管,那是因為弘治皇帝覺得太子現在所學、所做的事情也是有意義的,對大明的發展也是有幫助的。

火車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有了火車,還愁無法鞏固大明的疆土?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劉健、李東陽、謝遷等文臣一個個也是驚訝萬分,同時也是忍不住微微皺眉起來。

一直以來都是儒家獨大,排斥百家,但現在的情況來看,弘治皇帝似乎有支持其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