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1 / 2)

成都,弘治皇帝和劉晉兩人身穿便衣,非常隨意的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上。

不同於京津地區的繁華、喧囂、熱鬧,充滿現代化的氣息,成都的街頭就好像是20年前所看到的京城差不多。

房屋大多數都還是低矮的磚瓦房,青灰色為主色調,很少能夠看到京津地區的那種高樓大廈,道路倒是基本上都鋪上了水泥路,只是道路上面很少能夠看到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數量相對來說也遠不如京津地區。

再看看街道上的行人,衣著打扮遠不如京津地區的人潮流、好看,穿的基本上都是最便宜的布匹所做的衣服,顏色單一,款式老舊。

還好臉色還算紅潤,至少來說這里的人還是能吃得飽,畢竟番薯、玉米、土豆等高產的作物早已經在這里推廣,糧食產量大增,至少來說吃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除了吃之外,在住、衣、行這三方面相差還是很大的,和京津地區相比差距很大,發展算是嚴重的滯後了。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重要區域。」

「這天府之國,土地肥沃,土地開闊而平坦,一直以來都是西南地區的大糧倉啊。」

「但今天看來,這成都的發展是要遠遠落後於我們大明各地的,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弘治皇帝一邊看也是一邊憂心忡忡。

愛民如子的弘治皇帝最是看不得這樣的場景,大明多年來迅勐發展,各地的生活水平都直線上升,唯獨這四川,至今的變化都不算太大。

「四川天府之國,四面都被群山環繞、阻隔,對外的往來非常的不便,尤其是開設工廠、作坊所需要的大量機器很難進來。」

「故而這四川的發展非常的滯後,即便是有了機器,這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很難運輸出去,原材料也難以運輸進來。」

「這就是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發展滯後的主要原因。」

「雲南、貴州、重慶三地也都差不多,山多、地少,交通極其的艱難,對外的往來非常不便,經濟發展滯後,更重要的是這些地方,少數部族眾多,不服朝廷的教化,也不願意配合我們朝廷的方針。」

「以移民來說,本來貴州、重慶、湘西等地,最好是將大山之中的山民全部遷移出來到海外、關外等地。」

「然而朝廷在這些地方的移民工作難以開展,他們都不願意離開,無論我們說的多好,他們都不相信,更不願意離開。」

「想要發展,其實思想觀念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劉晉也是點點頭回道:「我們大明京津地區,現在一個普通工人的薪酬每月已經達到了差不多有6兩銀子的地步了,全年的收入差不多近80兩銀子。」

「兩夫妻努力工作的話,一年的收入超過160兩銀子,這個收入,以我們大明目前的物價水平來說,過上富足的生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即便是在陝西、河南、湖廣、江西等地,人均月收入也是可以達到4兩、5兩銀子的水准,一個人工作養七八口的家庭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四川,根據去年四川征稅的稅收以及四川的人口數量來估計,四川地區的人均月收入可能還不到2兩銀子,遠遠落後於其它各個地區。」

「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四川地區缺乏工業,依然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人們大多數都還是從事農業生產,且不同於遼東地區、河中、黑土省等地區。」

「這里人多地少,農民耕種的土地面積有限,故而即便是再努力,這收入也始終都無法提升上去。」

「四川想要發展起來,還是要重視工業的發展,以工業來吸納更多的人從農業之中走出來。」

「這樣一來的話,務工的收入更高,剩下的人也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自然而然就可以快速的發展起來。」

「此外,四川人口眾多,朝廷應該在四川這邊進行大力的移民,將大量的人口遷移到關外、海外去,減輕這里的人地矛盾。」

「同時也是可以將這里多余的勞動力用來發展海外、關外的土地,一舉多得。」

「等到這成都發展起來了,再以程度為核心,帶動周圍雲貴渝地區的發展,吸引這些地方的人到成都這里的務工、做事。」

「只有他們走出了大山,在城里面過上了更好的生活了,見識了外面的繁華之後,他們才不會覺得大山里面,才會逐漸的慢慢的願意搬離出來。」

「至於大山之中,我覺得並不適合進行什么發展規劃之類的,投資很大,收益很少,還不如想辦法將人都給遷移出來。」

劉晉將自己的觀點給說了出來。

想想後世,山區的發展都是很難的,投資再大都沒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