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彈劾(1 / 2)

鐵器時代 驍騎校 1519 字 2023-01-30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劉子光站在奉天大殿之上,意氣風發的講解了當日如何大鬧北京城,如何綁架小康熙,又是如何在上萬蒙古騎兵面前全身而退的,聽得眾大臣如醉如痴,瞠目結舌,劉子光小時候經常跟著父親聽中午十二點的廣播書場,什么《楊家將》、《薛剛反唐》之類的評書聽過不少,說起故事來頗有田連元的風采,雖然朱由校和魏忠賢事先看到過奏報,但書面的東西總歸沒有當事人講起來那么驚心動魄、引人入勝。

故事講完之後,朱由校連拍大腿,直呼了三個好字,當場賜三杯御酒給鎮武侯潤喉,然後就准備早早退朝,和劉子光切磋一下車技,當魏忠賢一揮浮塵,用公鴨嗓喊出「有本早奏,無本退朝」之後,一位相貌英俊,氣質超凡的御史出班說道:「臣有本要參鎮武侯。」

好不容易被劉子光營造出來的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氛圍被這位御史一句話就破壞掉了,這也太煞風景了,人家鎮武侯剛剛建立奇功回朝交旨,還被皇上賜了御酒,酒杯還沒收下去呢,他這邊就跳出來要參鎮武侯,這么不識相,難道是腦袋被驢踢了?

朱由校也很詫異,望了望這位不太面熟的御史,按住莫名的火氣,道:「呈上來。」魏忠賢露出一絲不為人察覺的笑容,將那名御史手中的折子接了過來,轉呈給皇帝。

劉子光也很納悶,心說我剛回家啊,怎么又惹到這幫瘋狗了?這個御史品級不低,應該是個副都御史,不過面生的很,看他瘦長的身材,劍眉星目,三綹胡須,脊背挺得筆直,端的是位美男子。

朱由校不喜歡御史,從郭錚案件開始就對御史們有些厭煩,但他是一個好皇帝,知道維持朱家的統治,少不了這些甘願做惡人的御史,所以他很耐心的看了這位御史呈上來的折子,剛開始看的時候眉頭還皺著,看完之後居然笑了。

「朕給你們發俸祿就是讓你們這幫御史閑著沒事逗悶子的么?這也要參?你們能不能拿出精力多辦幾個**的案子。」朱由校哭笑不得的說完,將折子扔了出去,折子在御座下面散開,能看見落款處幾十個簽名,看來這次還是都察院聯名上書,動靜不小呢。

「微臣以為,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乃是做臣子的本分,我們都察院上下同仁,殫精竭慮,為陛下監察百官,不敢有絲毫懈怠,昔日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今日鎮武侯奉旨還朝,理應先進宮交旨,再回家享天倫之樂,可是他卻眼中無君王社稷,只顧一己之私,居然先行回家,過了一夜之後才來面聖,這種做法往輕了說是不拘臣子之禮,往重了說就是無君無父,這樣的人即使功勞再大也不能重用,所以我等都察院監察御史一致聯名上本,彈劾鎮武侯,望皇上發落。」英俊的中年御史並不懼怕皇上發怒,反而頭頭是道、引經據典的說了起來,把旁邊的劉子光氣得直翻白眼。

「你叫什么名字?你是不是皮癢了啊,老子回家看老婆也礙著你啊?」劉子光指著那個御史就痛罵起來,罵了還不解氣,擼起袖子就要過去打人,被一幫大臣苦苦拉住。

明朝皇帝勢弱,大臣們往往把持了朝堂的話語權,據說前朝張居正時期更過分,大臣都能指著皇帝罵:你這個小屁孩知道什么諸如此類的話,正因為如此,皇帝才重用太監,打壓大臣,可是天啟朝又不一樣,朱由校削弱了廠衛的職權,等於自廢武功,所以朝堂之上大家都沒什么顧及,可以隨心所欲的說話,只要你能說得頭頭是道。

劉子光是個另類,他在京城眾人的心目中一直是個沒讀過書,全靠武功和一點小聰明的粗人,當朝辱罵御史那是小菜一碟,誰不知道他老人家還曾經在皇宮之內當眾威脅要殺禮部尚書全家呢。

不過這次林如海確實有點過分了,雞毛蒜皮的事情也拿來參,而且事先沒有和東林黨的大佬們打招呼,這讓錢謙益等人也不大愉快,誰都知道都察院是東林的勢力范圍,這樣亂搞不但無法給劉子光造成傷害,還會影響他和東林的關系,實在不是明智之舉。不過也有一部分死腦筋的東林人士,認為林如海說得極有道理,事不分大小,有錯就要指出來,這是監察御史的本職工作,不但不能批評,還要褒獎,朝堂上很快分成兩個陣營互相辯論起來,鬧得好像菜市場。只有魏忠賢偷偷的冷笑。

「下官林如海,對事不對人,還請鎮武侯息怒。」英俊的御史面色如常,養氣的功夫實在到家,劉子光嘴上說要打人,當然不會真的動手,畢竟天啟朝的朝會不是台灣的議會,一幫大臣苦苦拉住他,他也就順勢收手了,不過並不打算放過林如海,他向皇上說道:「都察院污蔑微臣,還望皇上做主。」

朱由校揮揮手,魏忠賢扯起嗓子高喊一聲:「肅靜。」然後就聽到皇上不耐煩的口氣在問:「劉愛卿,林御史所奏之事可否屬實?」其實皇上也是明知故問,昨天劉子光一回來消息就傳到宮里來了,當時南宮太妃還說呢,這個女婿好的很,知道疼媳婦,朱由校也很替姐姐感到高興呢。

劉子光道:「林如海所言不虛,微臣確實是先回家的。」這種問題沒必要撒謊,他相信小舅子能幫他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