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轉天霍紅霞果然支起了一口大鐵鍋自己炸起了油條。

她以前沒有炸過,只是從網上看了一些資料,嘗試了兩天就能炸出蓬松酥脆油條了。

跟胡曉雯猜的一樣,霍紅霞這邊一炸出油條,就有知道的村民跑到這邊來買。

村里早上起來也就熱個饅頭或者是其他干糧,沒有多少時間自己做,有現成的他們自然是樂意去買來吃的。就算是自己不吃,給民宿的客人們吃,也能省去他們做早餐的功夫。

桃園里的桃子開始成熟,就有去年來采摘過的游客拖家帶口的前來游玩。

這一下子達到了高峰,平常日子里邊村子里民宿的入住率都能夠達到八成,等到周末更是住不下了!

沒有辦法,周末跑來玩的人不得不開上車,晚上去鎮上住,白天再過來玩。

村子里的村民覺得挺可惜,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客源外流。

有些人家心里暗暗下了決定,等到今年冬天,要把自己家里有些舊的房子翻新成二層。也有的居住在老房子里的,則動了念頭去村南要一塊新宅基地蓋一個房子。

胡曉雯這邊一開始采摘,就是每天五千斤的產量。

今年天氣一直挺好,風調雨順。再加上及時的管理,讓桃園里桃樹掛果的數量比起去年多了一倍。

果實吃起來跟去年比起來一點滋味不相上下,可以預見有一個很好的收益。

湯老板打從進入七月份開始,就每個禮拜過來一次。他簡直比胡曉雯還要心急。

去年進了這批水蜜桃的客戶,一直在向他打聽和催促。他隱約聽說張老板那邊要有大動作,他深怕張老板那邊又有什么無恥招數,對桃園這邊看得特別緊。

現在湯老板特別得意自己得決定,早早得就向胡曉雯下了訂單,能保證每天三千斤的貨量。

張老板倒是不著急不著慌,只是在桃子成熟前來了一趟,看了看桃子的成色,品嘗了一下味道。

他沒在意湯老板的小動作,只是對胡曉雯說湯老板剩下的他都包圓了。

這讓胡曉雯挺意外的。一開始雖然少,但是等到高峰期,一天七千斤的桃子那是最起碼的。

不過她的桃子就是賣的,有人買她自然肯賣。

張老板買斷了剩余的產量不說,今年他又跑到桃溪村,戳個牌子繼續五塊錢一斤的收。

湯老板得知之後,又被他氣的跳腳。他光得意自己的先見之明了,就忘記跟胡曉雯增加進貨量了,一下子被這張老板給鑽了空子!

這貢桃現在的市場價穩定在十二到十五塊錢一斤,湯老板擔心張老板沖擊市場,讓已經穩定的售價跳水。

湯老板提心吊膽的等了一個禮拜,並沒有見到張老板那邊的動靜,這才納悶起來。

這廝的收貨量比他大,還每天從游客手里邊能收到一千多斤,加起來能有四五千斤。這水蜜桃並不耐放,他囤貨只能是爛在手里。到底他打的什么主意?

卻不知道,張老板訂購了一批泡沫塑料箱,精心包裝了這些桃子,把它們發往了省城和其他地級市。在湯老板一心一意跟他爭雲市第一水果批發商的時候,張老板已經把視線瞄向了更廣闊的市場,這批桃子就是他的敲門磚。

不出預料,優質的一等水果,在哪里也是受歡迎的。尤其是他們這個產桃子的大省,喜歡吃桃子的人不在少數。

張老板這批桃子送進了省城和其他市高檔水果店,往往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搶購一光。

別說五千斤,就是五噸,也全都能賣完!

張老板現在就發愁每天的收購量還是不夠,還是太少。

他天天跑到胡曉雯那里自己摘。他倒不是圖這么一點數量,而是喜歡這種勞動的感覺。

在桃溪村居住的這段時間里,他感覺自己的體力明顯地變得更好了,渾身上下充滿了精力。這種感覺去年在桃溪村居住的時候也有,只不過今年更加的明顯。

從游客手里收桃子的事情,不用他親自辦,但是他就是喜歡在酷暑的時候待在桃溪村。這邊涼快,就當是避暑了。

跟他抱著這樣心思的人不在少數,很多曾經來過這里的游客,都會帶著孩子過來住個三五天,最少都是來過一個周末。

如果現在做一個統計,會發現桃溪村的回頭客特別的多,幾乎能夠達到五個人里邊有一個的驚人程度,而且這個數字遠不是終點。

人們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發覺身體變好,並不是錯覺,而是胡曉雯干的。

她是為了果園里干活的那二十五個暑期工。

這些學生雖然是貧困生,但是貧困生並不代表他們就能適應這樣繁重的體力勞動。

李小鵬曾經以為摘果子很簡單,很容易。不就是把果子從樹上摘下來,然後放到轉運箱里嗎。

但是,摘一個兩個很容易,摘十幾二十個輕松,讓人摘上上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