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折籮(2 / 2)

北宋大表哥 北冥老魚 1265 字 2023-02-01

第二天凌晨時分,李璋就把豆子和幾個大點的孩子叫醒,然後指揮著他們把東西裝上車,本來他腿腳不便,但考慮到豆子他們太小,而且今天又是第一次做生意,所以李璋還是決定跟著一起去,於是就坐上車讓豆子他們推著離開了義庄。

李璋住的地方雖然屬於開封府,但卻不是在開封城內,而是在開封城外的西郊,畢竟義庄這東西也不可能在城內,否則周圍根本沒有人願意住,不過現在開封城人口眾多,城根本住不下,所以城外也十分的繁華,四周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城鎮。

義庄往北兩三里,那里就是橫穿開封城的汴河,而在這段河上有一個碼頭,很多進出開封的貨物都會在這里停靠、交易等,所以這里也慢慢的形成了一個熱鬧的城鎮,名字就叫汴河鎮,這里也是李璋這幫孤兒主要的活動范圍。

李璋一行人徑直來到碼頭,這時天還沒有亮,但碼頭上卻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在碼頭扛大包的苦力,等到天一亮,就會有把頭前來挑人裝卸貨物,工錢每天一結,他們也靠此為生。

牛大縮著脖子來到碼頭邊的空地,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像他一樣的苦力,牛大姓牛,身板也壯的像頭牛,用把頭的話講,他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別人一次只能扛一麻包,他一次卻能扛兩麻包,而苦力都是以量算錢,所以他掙的自然也比別人多。

不過牛大長的人高馬大,飯量也是一個頂倆,所以幾年下來也是窮的叮當響,有活的時候吃干,沒活的時候吃稀,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更別說攢錢娶媳婦了。

現在才剛開春,正是河運最繁忙的時候,牛大倒也不擔心沒活干,現在他正捏著懷里的十文錢盤算著怎么花,這十文錢是他一天的飯錢,早上這頓必須得吃飽,否則一會沒力氣干活,碼頭上的炊餅一文錢倆,他一口氣能吃四五個,另外還得加上一碗咸菜湯,畢竟他們干的是體力活,沒鹽就沒力氣,不過現在鹽漲價了,結果賣咸菜湯的老王也跟著漲價,一碗都要兩文錢,簡直太黑心了。

「炊餅~,新蒸好的炊餅!」就在牛大在心中大罵老王黑心時,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叫賣聲,這讓等著干活的苦力們都是全身一振,這個賣炊餅的姓劉,人稱炊餅劉,做的炊餅不但勁道好吃,而且分量十足,碼頭上的苦力大都喜歡在早上買幾個炊餅吃,頂餓。

炊餅劉的吆喝聲剛一出來,牛大這幫苦力就立刻圍了上來,又大又軟的炊餅一文錢倆,別人兩個就能吃飽,牛大卻得吃四五個。

「什么味這么香?」就在牛大這幫人圍著買炊餅時,卻忽然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緊接著就聽到一個小孩子清脆的叫賣聲:「折籮嗯~,一文錢一大勺,有菜又有肉!」

牛大等人剛開始都以為是個小孩子在胡鬧,折籮是什么東西他們並不知道,但是一文錢還有菜有肉,這根本就不可能,畢竟老王的咸菜湯還得兩文錢一碗呢。

不過他們很快就看到就在炊餅劉擺攤的右後方,幾個衣著破舊,但卻十分干凈的孩子正在賣力的吆喝著,而在他們身後,一口大鍋架在磚頭壘成的簡易爐灶上,鍋里冒著熱騰騰的蒸汽,散發出一股奇異的香味,就是剛才他們聞到的味道。

李璋坐在爐灶後面的架子車上,一臉平靜的看著豆子他們賣力的吆喝,所謂「折籮」,其實就是剩菜剩飯混在一起的大雜燴,這個名字在李璋那個年代知道的人不多,但若是往前推幾十年,卻有不少人知道,很多酒店都把剩菜剩飯合在一起,加熱後賣出去,因為里面有菜有肉,最關鍵的是便宜,所以十分受窮苦人家的歡迎,而今天他也要靠著折籮掙下自己來到北宋後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