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炸膛(1 / 2)

北宋大表哥 北冥老魚 1518 字 2023-02-01

一大鍋燒開的熱水,李璋將旁邊的硝石倒進去不停的攪拌,等到水里實在無法融化更多的硝石時,他這才停下來,然後將鍋里的硝石溶液舀出來,並且用紗布將里面不溶於水的雜物過濾掉,剩下干凈的溶液慢慢冷卻,里面也慢慢的析出一些結晶體,這些就是比較純凈的硝石了。

火葯三要素,硝石、木炭和硫磺,其中硝石和硫磺都可以找到天然的礦物質,但是這些礦物質一般都含有大量的雜質,如果不將他們提純的話,配比出的火葯威力也會大減,根本達不到火葯的最大威力,從而也影響到火槍的威力。

硝石的提純還是十分簡單的,無非就是利用它在不同溫度的水中融解度不同,從而得到提純的結晶體,而硫磺就有些麻煩了,需要將它在火上加熱,等到沸騰時得到硫磺氣體,再冷卻得到比較純凈的硫磺,這就需要有一個蒸餾器,結構也不復雜,李璋請劉判官幫自己打造了一個,昨天他就把硫磺提純好了。

將溶液中析出的硝石結晶過濾出來,然後晾干之後,李璋這才將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照15:2:3的比例混合,再噴上干凈的水將火葯揉成團,用篩子擠壓成小顆粒再晾干,就變成了顆粒火葯,這一步十分關鍵,火葯顆粒化不但可以讓火葯各種成分保持比例均勻,而且還能增加火葯的威力。

火葯的制作全都是李璋一手操作的,沒有讓任何人插手,因為他知道這東西實在太重要,說起來火葯在唐朝後期就出現了,宋朝時就被用於軍事上,但一直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其中最關鍵的就在於火葯的配比不對,再加上其中的雜質太多,導致火葯的威力太小,所以就算大宋的匠人把火器玩出花來,也發揮不出火葯的威力。

不過大宋的匠人倒是很聰明,既然火葯的威力不大,他們就開始劍走偏鋒,索性在火葯中添加更多的雜質,比如毒葯、鐵釘、陶粒之類的東西,這樣在火葯爆炸時,可以用這些東西殺傷敵人,只是火葯多了這些東西,威力也更小了,殺傷的敵人也十分有限。

等到火葯晾干又等了一段時間,張判官那邊的燧發槍也終於造好了,這期間李璋也經常往他那邊跑,主要是干活的鐵匠不知道火槍的用途,所以在鑄造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而李璋就要時時糾正,免得造出一個不能用的火槍出來。

「李小哥,你看這個造出來的火槍你可還滿意?」劉判官將造好的火槍送到李璋面前道,這個槍長約兩尺左右,除了槍柄之外,全都是用精鐵鑄成,槍管不是很長,主要是槍管的制造工藝不過關,之前造了十幾根槍管都廢了,唯一成功的也只有這根,而且只有兩尺長,這么短的槍管肯定會影響槍支的威力,但暫時也沒辦法了。

李璋接過來將擊捶扳了一下,很順利的就卡住了,然後扣動拍擊,擊捶也隨之擊打在前面的鐵砧好,上面的燧石也擊打出一串火花,這讓他也露出喜色道:「不錯,就是這個,太謝謝劉兄你了!」

「李小哥不必客氣,不過我倒是很想試試這個火槍的威力。」劉判官這時也是大笑一聲道,為了制造這個火槍他也花了不少心思,其中有些地方他還親自參與過修改,所以現在他對這個火槍的威力也十分好奇。

「沒問題,劉兄你跟我來,咱們現在就去試試!」李璋當即大笑一聲道,人家為了火槍費心費力,他也不好意思藏著掖著,而且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也發現這個劉判官雖然出身低層,但卻是個外粗內細的人,再加上他又參與了火槍的制造,早就搞明白了火槍的原理,想要親眼看看火槍的威力也是人之常情。

當下李璋帶著劉判官來到自己的院子,然後讓野狗把自己晾曬的顆粒火葯拿來,另外還有李璋自己做的一些鉛丸,鉛這東西熔點低,而且他也早就知道火槍的口徑,所以自己制造幾粒鉛丸也十分方便,據說後世很多火槍手都是隨身帶著小坩堝,方便隨時制造鉛丸。

鉛丸的直徑要比火槍的口徑小一點,李璋將顆粒火葯從槍口倒進去後,又將鉛丸用麻布包上,這才塞到槍管里,並且用推桿將鉛丸推到里面,與火葯壓實才能將槍平放。旁邊的劉判官看到李璋拿出的火葯有些特殊,不過也沒有在意,畢竟大宋的火葯配方五花八門,造出來的火葯什么樣的都有。

不過李璋可不敢自己手拿著火槍試驗,畢竟這是第一支制造出來的火槍,天知道會有什么問題,萬一炸膛的話,說不定自己的小命都得丟在這里,他可不想真的為火葯武器的研制而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