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滿門忠烈(1 / 2)

北宋大表哥 北冥老魚 1524 字 2023-02-01

武學連年擴招,現在光是學員就有一百兩百多人,李璋也只是隨口一問,並沒有希望從曹瑋這里得到什么准確的答案,畢竟他也只是一時的好奇,那個滿臉大胡子的學員怎么看都不像年輕人。

不過出乎李璋意料的是,曹瑋聽到他的詢問先是一愣,隨後就就開口問道:「你見到的是不是一個滿臉大胡子,看起來足有三十歲左右的學員?」

「沒錯,對方是不是軍中來的,現在軍中招募學員的年齡放寬了嗎?」李璋也有些驚訝的點頭道,看樣子曹瑋竟然還真認識對方?

「算是吧,不過他不是邊軍中選拔出來,而是從禁軍中主動要求來的。」曹瑋說到這里時,臉上也露出了幾分贊賞的神色,看樣子他不但認識對方,而且還十分熟悉。

「禁軍?」李璋聽到這里也露出驚訝的神色。

所謂禁軍是指駐扎在京城一帶的軍隊,當初大宋實行強干弱枝的政策,全國最精銳的軍隊都編入禁軍駐守在京城,而禁軍也是各軍中待遇最好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久不上戰場的禁軍早已經不堪大用,反而是西北與河北的邊軍越來越精銳。

不過禁軍雖然戰力低下,但卻是個鐵飯碗,特別是將門中的子弟,一般都喜歡安排到禁軍中任職,即安全又有豐富的軍餉可拿,而且升職也快,有這些人在,禁軍能打仗才是怪事,所以武學在軍中選拔學員時,都是直接在邊軍中挑選有功之士,這也算是對邊軍一種變相的獎勵,所以禁軍中的人應該不會來到武學才對。

曹瑋也看出了李璋心中的疑惑,當下開口解釋道:「這個人你可能不知道,但他的祖父和父親你應該聽說過,那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楊無敵,以及讓遼軍聞風喪膽的楊延昭……」

「他是楊文廣?」沒等曹瑋說完,李璋就猜到了對方的身份,當即也十分驚訝的叫道,當初在河北時,他就聽呼延守信講過許多關於楊延昭的事,而且他也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楊延昭並沒有一個兒子叫楊宗保,反而是演義中的楊文廣才是他的兒子。

「咦?你知道文廣的名字?」曹瑋聽到李璋一口叫出楊文廣的名字,當下也十分驚訝的問道,楊文廣只是禁軍中一個不起眼的將官,雖然祖上很有名,但楊家在將門中也不算是特別有名,至少現在比不上他們曹家。

「哈哈~,這也是巧了,我去遼國時路過遂城,呼延兄的火槍軍就駐扎在那里,他也和我講了許多關於楊老將軍,以及楊家的事,所以我也知道楊老將軍有個兒子叫楊文廣,而且在禁軍中任職。」李璋當下半真半假的笑道。

「原來如此,那就難怪了!」曹瑋聽到這里也不由得大笑道,他都忘了呼延守信現在駐扎在遂城,那里可是楊延昭曾經駐扎過,並且數次大敗遼軍的地方。

「楊文廣今年得有三十歲了,他怎么會忽然跑到武學中來做一個小小的學員?」李璋這時再次好奇的追問道。

按照原來的歷史,楊文廣其實也可以算是一個頗有做為的將領,他先是在禁軍中任職,後來曾經隨名將狄青平定了儂智高的叛亂,後來還曾經駐扎過西北與西夏人交戰,並且多次打敗西夏大軍,算是頗有作為,當然楊文廣在軍事上的表現依然無法與他的祖父和父親相比,與曹瑋這樣的名將更是差距巨大。

「文廣今年三十有三了,連兒子都成年了,甚至他兒子今年也剛來武學,他是去年來的,比他兒子就早一界,有時候父子兩人同在校場操練,想想都挺尷尬的。」曹瑋說到最後時,也不由得有些唏噓的搖了搖頭。

「為什么啊,有楊老將軍的功勞在,楊文廣應該能在禁軍中混個不錯的職位吧,日後若是各地有了叛亂,他也可以『班行討賊』,只要有本事立下軍功,日後升遷也不是問題,何必跑來武學中吃苦?」李璋聽到這里更加驚訝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