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官場大地震(1 / 2)

北宋大表哥 北冥老魚 1034 字 2023-02-01

差遣院,本由當初宋太宗趙光義所設,負責少卿、監以下考課、注授差遣事務,後來又設磨勘京朝官院,次年改名為審官院,而差遣院也隨之並入審官院中,負責考校京朝官員,分擬內外任使等職務,簡單來說就是負責就官的考核。

審官院一般設知審官院兩人,分別負責文武官員的考核升遷等事務,主要是由侍御史兼任,職位雖然不高,但卻掌有實權,屬於那種在官場上人人爭相結交的那種官員。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審官院其實是行使著六部中吏部的一部分職能,只不過在大宋這個朝代,六部早就被架空了,連吏部尚書都不管本部的事,所以對官員的考核自然要單獨立一個部門,這也就是審官院,由此也能看出大宋的官場架構從一開始就到處都是漏洞,後來發現漏洞就直接打個補丁,於是就誕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行政機構。

不過今天的審官院卻引來一場官場上的大地震,因為就在今天早朝之時,趙禎下旨將審官院並入吏部,負責官員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等事務,雖然這本來就是審官院的職責,但關鍵不在這里,而是在於審官院竟然被並入到吏部這件事。

六部從大宋立國之初就已經名存實亡,甚至連六部中的官職也只能成為官員品級的寄祿官,而不掌管官職本身的權力,直接的實職需要由職事官來定,這也幾乎成為大宋官場上的定例。

然而現在審官院並入吏部,其實也就相當於把吏部原本的職能歸還了過來,使得吏部從一個虛設的衙門變成實權衙門,恢復了吏部本來的職能。

其實如果僅僅只看審官院並入吏部這件事本身,其實並不算什么大事,無非就是變動了一些官職而已,但這件事的影響卻極其重大,因為這是自大宋立國以來,吏部第一次掌握實權,而且現在雖然只變動了吏部,但其它五部會不會在接下來時間變動。

畢竟在一般人眼中,六部雖然職能不同,但其實卻是一體的,現在吏部有實權,那么其它五部實權化也就不遠了,但如果兵部有了實權,那樞密院又該怎么辦?戶部有了實權,三司又該如何自處?

樞密院和三司都是大宋中央核心機構,如果動了它們,幾乎可以說要把整個官場都給推倒重構,而這已經不是官場地震了,而是重建整個大宋的統治機構,所以當審官院並入吏部的消息傳出來時,整個官場都轟動了,官員們幾乎全都在討論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影響。

相比外界的震動,處於權力核心的趙禎、呂夷簡這對君臣卻表現的十分淡定,甚至除了趙禎下達的聖旨外,再也沒有其它的解釋,也沒有動其它的五部,呂夷簡對這件事也是三緘其口,似乎並不怎么關注這件事。

對於趙禎和呂夷簡的反應,也讓大宋的許多官員摸不著頭腦,於是他們就把目光轉向了李璋,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李璋才能解開他們心中的疑惑,結果一時間李璋府門前也是賓客雲集,所有人都想從他這里打聽到一些有用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