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仰望星空觀風雲(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92 字 2023-02-06

「蔣佑中想去家學學堂……啊,此事是我疏忽了()。」

俞國振拍了一下腦袋,最近要忙的事情實在太多,有些事情,他原本計劃之中的,結果卻沒有時間來處理。

象蔣佑中,他覺得是個頗有培養前途的少年,可帶回來之後,先是收拾太湖水匪,接著安置新募仆役,這事情就被他忘了。

「小官人覺得如何,若是不成,便回掉他就是。」高嬸小心地問道。

在蔣權面前她大包大攬,但實際上她卻知道,真正能做主的,只有俞國振。

「可以,不過既然要入家學,就要住校,讓那個……蔣佑中也住到南廂去。」這只是件小事,俞國振仍然提出了要求。

「是,是!」

高嬸滿心歡喜,連著應了兩聲,然後快步出去向蔣權報喜()。

俞國振操心自家的事務時,卻不知道,他的名字出現在奏折之上,已經呈於大明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溫體仁手中。

近來溫體仁頗為心煩。

大明首輔的位置,他已經覬覦多年,登萊兵變之事,對他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登萊巡撫孫元化,是首府周延儒的人,在他治下登萊出現這樣的事情,正好可以以用人不當來攻訐周延儒。

但溫體仁雖然已經發動了全部的力量,可是效果卻是不佳,周延儒在自辯的同時,似乎也發覺了幕後的指揮者,正竭力將戰火燒到溫體仁本人頭上。天子雖然年紀尚輕,卻在這件事情上很沉得住氣,只是任他們兩人相互攻訐,遲遲不做出決斷來。

不做出決斷,也就意味著他溫體仁當上首輔之路仍然被塊頑石擋著!

原本他以為這次爭斗,要象上次會試案一樣不了了之,可這個來自廬州無為的奏折,卻讓他又看到了希望!

「老爺,閔尚書到了。」仆人低聲道。

「請他去書房。」溫體仁道,但立刻又改變了主意:「不,還是到後園賞心亭,我去那兒等著他。」

書房外可能隔牆有耳,賞心亭周圍空闊,他們低聲說話,不虞有人窺聽。溫體仁腹中狡計層出不窮,對於防止別人算計,同樣也有一套。

閔尚書是當朝吏部尚書閔洪學,他字周先,與溫體仁是同鄉,溫體仁費了老大氣力,將前任吏部尚書王永光驅出朝廷之後,又把他捧到了這個六部中至關重要的職位上來。

「閣老倒是好雅興,在這里臨水看夕陽。」兩人既是同鄉,又是同黨,關系相當好,因此閔洪學說話很是隨意:「在此坐看風雲()。」

「哈哈……」溫體仁笑了起來:「此際坐看風雲,稍後仰望星空,人生志趣,不過如此。」

兩人說了幾句閑話,終於將話題轉到正事上來,閔洪學臉有憂色:「周賊不去,朝廷不靖,閣老這般人物,始終沒有用武之地。原本以為從孫元化身上可以連出周賊,可觀聖上心意,似乎……」

「怎么,周先有退意?」聽出閔洪學言語中流露出的意思,溫體仁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閔洪學嘆了口氣,連續向周延儒發難,都沒有能將他扳倒,閔洪學覺得,周延儒聖眷未衰。既然趕不走周延儒,那么就要面對周延儒的反擊,閔洪學自問,沒有溫體仁自保的手段,因此倒不如主動求退。

他將手中的一份奏折拿了出來:「不瞞閣老,下官已經備好上疏,這些時日就要乞歸了。」

說此話時,他多少有些不甘,吏部尚書,離宰輔只有一步之遙,如果能扳倒周延儒,溫體仁自然就升為首輔,內閣中空出一個位置,閔洪學覺得自己完全有資格去爭上一爭。

「周先,我知道你的意思……若是往日,我不會阻你,但現在嘛,你還是不用著急。」溫體仁說到這,笑眯眯地將一份奏折拿了出來,交到了閔洪學的手中。

閔洪學看了一遍,這是南直隸轉來的廬州府無為縣的一份奏折,上書請建襄安巡檢司,任命當地舉人俞宜軒為巡檢。其中說到,這個俞宜軒以其侄俞國振訓練家丁,屢破巢湖、太湖水匪,斬首數十,生擒亦如此數。

「閣老,這個……有何用處?」閔洪學看了之後百思不得其解,這只是一件小事,允與不允,甚至由兵部一個侍郎就可以決斷的事情,一個不入流的巡檢,在吏部也只要報備即可。

憑這個,能夠對周延儒產生什么影響?

「一介舉人生員,尚且能安靖鄉里,當朝宰輔,卻不能有助國事()。」溫體仁微微笑了起來:「這些年來,聖上入眼進耳的,可都是這里有賊那邊有虜,這消息雖然只是小事,卻可以為聖上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