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思與百姓復血仇(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24 字 2023-02-06

「這群狗賊()!」看著滿目狼籍余煙未熄的村子,羅九河忍不住罵了一句:「還敢說什么代皇執法替天行道!」

他們來桐城時為抄小道走的是山路,因此與黃文鼎部錯過,這次則是循跡尾隨,便看到他們做得好事。[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葉武崖沒理羅九河的罵聲,他mo了mo灰燼,又看了看地上的村民屍體,然後小跑著來到俞國振面前。

「賊人數目在一千至兩千人之間,離去的時間大約是兩個時辰。」

俞國振在另一世中,曾經當過兵,對於偵察並不陌生,他也將自己對偵察的心得盡數傳給了家衛少年,其中高二柱學得最好,其次便數葉武崖。若不是精擅此道,葉武崖也不能在打掃戰場上屢次勝過羅九河,唯一一次失利,便是在桐城。

「還有么?」

「賊人全無軍紀,但士氣尚高昂,在此休整之後,體力也得到了恢復()。」

俞國振點了點頭,在桐城,張儒與汪國華自然是被當場擊殺,以免他們說出那十二萬兩銀子下落,但其余亂賊小頭目還是捉到了幾個。從審訊的結果來看,黃文鼎此人與張儒、汪國華不同,無論是勇略還是智謀上,都遠勝那兩個草包。而且,黃文鼎身邊有百余真正的賊人,這些都經過半年左右的訓練,雖然賊人的訓練有些可笑,但比起裹脅而來的亂民,卻要難應付得多。

勝利,俞國振對此有絕對的信心,他希望的只是全勝,不僅擊殺黃文鼎這個賊首。己方的傷亡還要盡可能地少。象昨天突襲桐城之役。己方陣亡只有三人,傷只有六人,加起來是一個伙失去戰斗力,但擊破了賊人、亂民三千余,擊殺賊首張儒、汪國華,敵我損失比近乎一比十五,這就是大勝了。

「在此休整兩刻鍾。」俞國振命令道。

離對方只有兩個時辰的距離,以賊人的行軍速度。兩個時辰,他們最多走出二十里。也就是說,隨時都有可能雙方遭遇,因此攢足體力就是必須的了。

「九河、武崖,老牛,你們過來。」

休息的時候,俞國振將這三人叫到了一起,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教導隊中的模范伙,這些都是身經數次戰斗並且表現出se的人。

「小官人有何命令?」羅九河問道。

俞國振抓起一根棍子。在地上畫了一個圈:「我們現在在此處。」

然後,他向旁走了幾步,又畫了一個圈:「這是襄安。」

在兩個圈之間,他按照記憶。又連著畫了數個圈:「此處為勝崗、此處為蔣灣、鳳凰山、泉塘、匝口……」

畫完之後,他抬頭看著眾人:「你們覺得,在哪兒襲擊賊人最好?」

眾人這才明白他的意思,羅九河與葉武崖對望了一眼,沒有說話,倒是向來不怎么吭聲的齊牛嗡聲嗡氣地道:「小官人說在哪打()。那便在哪兒打!」

俞國振呵呵笑了一聲,抬腳踹了他一下:「我要忙的事情多著,今後不見得次次出戰都有空,你們若不能學會動腦子,難道說每次都要我親自出馬?」

「啊?」眾人這才明白過來。

「也是,小官人在身邊,老牛殺得不過癮。」齊牛一想。覺得俞國振不在戰場上或許更好些,至少自己就不用跟在他身邊護衛,而可以去前方沖殺。

「鳳凰山如何,以小人之見,我們比賊人速度快得多,可以繞到鳳凰去伏擊賊人。鳳凰山山勢雖非險要,可也有幾處適合伏擊的地點。」葉武崖道。

「伏擊?那黃文鼎既然狡黠,經過鳳凰山時如何會不小心,我們沒有弓箭,鳥銃也只有幾十桿,靠肉搏去伏擊,倒不如夜襲。」羅九河搖頭反對。

「在桐城是繳獲幾十桿鳥銃,可那般爛貨,你敢去用?」葉武崖不滿地道:「依你之意,黃文鼎會防伏擊,就不會防夜襲?」

兩人爭吵了幾句,俞國振沒有阻止,這種單純的戰術爭論,在他看來是好事。

「伏擊不行,夜襲不行,那當如何,正面搏殺?」

「自然更不行,小官人早就說過,咱們家衛人數少,每一個的xing命都是精貴,抵得敵人十個百個。咱們要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最大限度地殺傷敵人。」

「能不能將桐城的消息傳給賊人,亂其軍心?」

「此計甚妙,賊人原本烏合之眾,其骨干也就是一二百人,得知桐城之事後,就算這些骨干不動搖,被他們招來的四方游手無賴,也會動搖四散,即使勉強交戰,稍有不諧必然潰散()!」

「我覺得還可以再加把勁,遣人去通知四方村鎮,若是各村鎮民壯鄉勇都聚集起來把守各處道路,他們雖然不能破敵,可擒殺被擊潰喪膽的賊人總是行的。」

隨著眾人討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少年加入進來,漸漸達成了共識,如何布局,如何設計,都妥妥當當的。但在究竟是鳳凰山還是泉塘襲擊這一問題上,雙方又起了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