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臣非臣師非師(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12 字 2023-02-06

俞家三兄弟靜靜坐著,沒有一個人說話()。

若是換了兩年之前,莫說俞宜勤,就是年紀最長的俞宜簡,這個時候也一定背著手沒有儀態地在屋子里轉悠。

不過,在俞國振崛起的這兩年里,各種大事,他們都算見慣了,養氣的功夫也隨之見長。

客廳里的西洋座鍾敲響,那是九點了。俞宜軒咳了一聲:「大哥,南京那邊的准備如何了?」

「只等著咱們這邊發貨過去,除了咱們自家的鋪子外,徐家也有意分一杯羹,國雄那邊寄來的信,說是年後徐東主會來咱們這拜望。」

徐東主便是徐林徐仲淵,俞家將棉布交與他經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而俞家所需的棉花、鐵料、紙張,也都是通過他來收購的。在有俞國振支持而緩過氣來之後,徐家的生意漸漸恢復舊觀,俞家與他的生意,只占他家整個經營額的一成左右,但他與俞家的關系卻未因此冷淡下來()。

「國振對這些書寄予厚望,無論如何也得經營好來。」俞宜軒身為讀書人,自然知道書的威力。

「嗯。」

正說話間,俞國振走了出來,三位叔伯都站起身,俞國振長揖行禮:「各位叔伯,請坐,請坐。」

「昨日你累了,我們便未來打擾,桐城之事,情形如何?」

俞國振笑了:「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狗,手到擒來。」

他倒不是自我吹噓,一來這是事實,二來他也想堅定一下幾位族中長輩的信心。俞國振知道自己的短板。手中的少年家衛用來戰斗是不成問題,可管理庶務,他們就nen得多,必須借助族中的力量。

不過現在已經好些了,那些在戰斗中傷殘不能繼續的少年,被俞國振有意安排到族中的店鋪、田庄之中,他們在家衛中所學的東西,漸漸與如今新的職司相結合。

他將桐城之戰的情形說了一遍。自然沒有提那十余萬兩銀子之事,聽他說完之後,俞家三位長輩都是大感振奮。

「如今我們俞家的聲名便是安慶府也知曉了!」

「只怕安慶知府現在在頭痛,該如何向天子上奏折。」俞宜軒考慮問題角度與宜簡宜勤都不相同,他笑著道:「東南腹心之地。卻發生如此逆反之舉,他一個失察之罪是脫不了的,那位被殺了的桐城縣令倒好,一死百了。」

就如俞宜軒所言,安慶知府皮應舉確實焦頭爛額,當他的奏折遞到了北京崇禎手中時,崇禎幾乎憤怒地掀翻了御幾。

「這便是朕仰賴的子民!這便是大明的縉紳!」

放在他面前的,除了安慶知府皮應舉的奏折()。還有南京提督操江馬鳴世的奏折,兩份奏折之中,都將桐城民亂的責任,歸結於劣紳的惡行。

「陛下息怒,這等劣紳,自當嚴懲,東南局勢,幾乎為之所壞!」溫體仁奏道:「好在賊亂已平。如今當善加安撫,以免再生事端。」

「卿既如此說,有何良策?」

「應天巡撫,當追其罪,另委賢達,替陛下分憂。」

溫體仁此時仍未被任命為首輔,事實上。他只是以次輔代行首輔之權。崇禎皇帝在趕走周延儒之後,似乎對任命首輔一事起了戒心,溫體仁雖然大權在握,卻還是有諸多掣肘。在內有文震孟等東林遺老,在外各地撫臣之中。亦多是溫體仁政敵,因此,他曾經想著在朝堂之上安插心腹,甚至不惜提拔當初魏忠賢一黨,可這些都受到了抵制。

崇禎連連頷首,出這般事情,時任的應天巡撫難辭其綹。

所謂應天巡撫,又稱蘇松巡撫、江南巡撫,實際上是巡撫十府之地。崇禎想了一想:「卿覺得何人足任此職?」

「臣以為……唐世濟素有廉名,可當此職。」

「唐世濟?他如何能當得!」崇禎聞言不悅:「卿為何會薦他!」

溫體仁心中一跳,沒有想到皇帝對唐世濟竟然如此不喜,不過他自有理由:「唐世濟十六歲便為縣令,向有清廉之名,善斷案理財。陛下yu穩東南,所憂者不過是劣紳豪奴不法之事,世濟擅處置,臣故薦之。」

「臣以為不然!」

這雖非大朝會,但在場的卻也不只是溫體仁一個,立刻有人起來反對道:「鹿世濟yu引閹黨入朝,已然被劾,如何能巡撫江南()。論及撫鄉安民,臣薦張國維!」

溫體仁聞得此言,心再度一跳,不過,他並未再說什么。

崇禎看了溫體仁一眼,心中有些不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