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六、金陵春夢(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02 字 2023-02-06

一零六、金陵春夢

「茂叔,你這拿來的是……」

李廣堰看著這書,有些驚訝,如今生活不寬裕,買書……這種事情,在她記憶中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小人在慣常買布的鋪子里看到的,他那鋪子如今還兼賣書,這書印得漂亮,小人便帶了回來。」

「這書……得花不少錢吧?」抓著手中的書,嗅到一股異樣的墨香氣息,李廣堰微微恍惚了一下,然後生計的困窘讓她回到現實,她細聲細氣地道:「墨竹,給茂叔支書錢……」

她身邊唯一的使女墨竹嘟著嘴站起身,老仆人李茂慌忙擺手:「小姐,不要錢,這書是送的,不要錢!」

「送的?」李廣堰愣了一下,又看了看書的封面,上好的宣紙制成的封面,印著「民生雜記」四個大字,還配有版畫。那畫李廣堰認得,當初家道尚未敗落之時,她曾見父親臨摹過:「這是《清明上河圖》啊……」

「正是送的,那雜鋪掌櫃說了,咱們常去買布,故此送了一冊與我們()。」

李廣堰還沒說話,墨竹頓時喜笑顏開地道:「那掌櫃當真是好人……這書真好看。」

「要錢的就不好看,不要錢的就好看,你啊,倒成了一個小財迷了。」李廣堰輕輕擰了她一把。

「那是自然的,咱們老老少少五口,就靠著小姐的針線活兒,若不省著點兒,小姐便又要熬夜,壞了眼睛和身子,我們不都要喝西北風?」

小丫環倒是快人快語,一張嘴噼噼叭叭的,李廣堰淺淺一笑,不置可否,李茂縮了一下脖子,陪著笑道:「那是,墨竹姑娘說的極是!」

李廣堰翻開《民生雜記》,看到第一部分是「各地風物」,看到金華火腿,旁邊也湊過一個腦袋的墨竹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當初父親在任上時,也曾經有人贈過金華火腿,李廣堰當時並不覺得好吃,現在卻有些回憶那股咸澀味了。

《民生雜記》第二部分是逸聞軼事,首篇寫的正是震動東南的桐城民變事宜,兩千余字,將整個事件從頭至尾敘述了一遍,只在最後之時,點評了一下,說「民怨甬騰,士紳不可不察之」。

次篇則是養雞之法,這一篇中說了如何用牛糞養蚯蚓再以蚯蚓喂雞之術,整個過程極從暖炕育蛋到病害防治,都記載得極為詳盡。李廣堰看了之後心中猛的一動,這倒是一個好的門路!

「茂叔,你去打聽一下,如今一只雞多少錢。」盤算了一下,李廣堰道。

李茂有些莫明其妙:「小姐問這個為何?」

「你去問就是了()!」墨竹瞪圓了眼睛。

「墨竹,休要對你爹爹無禮!」李廣堰白了她一眼。

墨竹頓時悶了下去,李廣堰指著《民生雜記》道:「這書中寫著養雞之法,我看倒有可行之處,若是能成……」

說到這里,她有些黯然,若是能成,又能怎么樣,無非是讓家里過得寬裕些罷了。

「是,小人這就去打聽。」李茂這就要走。

「不急,不急,還有些東西,須得打聽,在城外弄半畝荒地,大約價錢多少,還有起一間小宅,能住兩個人即可……」李廣堰一一吩咐,也虧得李茂是個心細的,都記得清清楚楚,復述了一遍之後道:「若是沒錯,小人便去打聽了。」

「你去吧。」

「小姐,這書如何?」李茂走後,墨竹又問道。

「此書不錯,若是書中所言非虛,編書之人,倒是立一大功德。」李廣堰輕聲細語。

她又向下看去,書的第三部分則是「域外游記」,通篇是大白話,說的是泰西諸國的風土人情,說到大明的絲綢、瓷器,一至泰西,其價格甚至可能翻上數倍乃至數十倍,李廣堰頓時又是眼前一亮。

但旋即她目光又轉為黯然,往泰西貿易,且不說遠渡重洋旅途艱難,就是其所需要的本金,遠不是李廣堰能承擔的。

書的最後一部分是「別院志異」,在其編按中說每期將有一個故事,這一期的故事名為《嬰寧》。

「仙狐鬼怪,勝人可愛?」想到編按里這樣介紹,李廣堰笑著便又往下看去。

《嬰寧》故事,是俞國振說給柳如是聽的,當然,他口訴得極為簡單,只有一個梗概,柳如是再以生花妙筆,將之寫成了一個委婉動人的故事()。單純愛笑的嬰寧甫一出場,便吸引住了李廣堰,那情節讓她再也無法放開書,便是她身邊的墨竹,也趴在她肩上跟著看。

當翻到最後一頁時,這故事到了最精彩處卻嘎然而止,最後一排寫著一行小字「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