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五、安得廣廈數十間(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30 字 2023-02-06

一二五、安得廣廈數十間

「休要丟了我們雷家的臉面,這可是我們為官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官人的厚恩,你們吃的穿的,可都要心中有數()!」

人一上了年紀,免不了會嘮叨,雷王成便是如此。他拿著一只游標卡尺,嚴勵地教訓著兩個兒子,雷振聲雷振宙應了一聲,在旁邊的蔣權多少有些尷尬。

他確實有些擔憂,在船上他與雷家父子討論過營建之術,至少在建築房屋之上,雷家父子的技藝要遠遠勝過他。好在他跟著俞國振時間久了,甚至連標尺都是他定的,在一些細活兒上,雷家父子和他還有差距。

「來了來了,木板來了!」

見從上游飄下的木排,齊牛大叫起來,他嗓門響,炸雷一般,震得眾人耳朵里都是嗡嗡的。

「才這么一天功夫,就有如此多的木板!」

看到木排上堆得高高的木板,雷家兄弟愣住了,旁邊,蔣佑中向雷發達擠了一下眼:「我說了,小官人的鋸子可厲害著,便是外行,也能鋸出板來!」

小碼頭上的簡易龍門吊也早就裝好,從木排上御木板並不廢什么氣力,板車將一車車木板從簡易的車道上拉到了離碼頭不過百米的工棚之中。這段沙子車道是少年們花了半天功夫修成的,屬於臨時便道,因此還不是十分平整。

「大伙手中的尺都是一般的,記著,不要用你自己的尺,若是誰膽敢用自己的尺,立刻驅出師傅行列,改去當學徒,每月就是一兩銀子的工錢!」

蔣權開始時聲音還小,但漸漸便大了。俞國振在南京招募了足足百余名工匠,其中有十余位是木匠,再加上雷家兩兄弟和已經有十六歲可以充當幫手的雷發宣,一共是二十人。這些人俞國振全部交由蔣權管理,而在襄安呆了兩年,看著一個個少年從傻乎乎什么都不懂到現在可以管著眾人干活,蔣權的長進也不小。

那些木匠們紛紛笑著應是,船上的兩個月時間可不是白白過的,這個漫長過程中,無論是航行,還是在岸上休整,蔣權便是他們的領導者,他們的食物、工錢,全部由蔣權組織發放()。因此,眾人現在稱蔣權,都是「蔣管事」,態度也甚為恭謹。

木板在這些工匠手中,鑿出洞,剖出槽,每完成一塊,工匠們便在其上用墨筆寫下數字。每個工匠,都負責其中一項,因此很快就熟練了,誰快誰慢,也只需要看積壓在他身前的材料多少便知。蔣權則負責整體驗收,時不時地拿著他的尺子量來量去。

僅僅是半個時辰之後,他向呆在一旁打下手的蔣佑中道:「快去報與官人,第一間的全部弄好了。」

蔣佑中飛快地跑了過去,不一會兒,便有一隊少年家衛推著板車笑嘻嘻地過來,他們按著蔣佑中所指,將那些木板、圓木又拖了走。

這一次拖到的目的地是昨天清理出來的空地,同樣也是沙子鋪就的簡易路,有些泥濘,但家衛少年們有的是氣力,他們每一伙兩輛車,一個拉四個推,共是六輛板車,將木材拖到了那塊空地之上。

看到這些被運來的木料,雷王成喃喃說了聲:「這真能成么?」

他是營建的大師,這一輩子也不知幫多少人家起過屋,可這般建房之法,卻也是少見得緊。

將房屋拆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每一部分都標准化,椽子長度多少、橫梁長度多少,甚至牆板的寬度、長度和厚度,都統一起來。每件之上,都標好了號,剩余的事情,就是按照設計圖紙,依號碼將之拼起就是。

過去建一幢木屋,好幾名匠人再加上一群打下手的,基本上都得花掉兩三天功夫才能制成。但是俞國振一聲令下,眾人先是將樁腳埋在地里,撒上早已經准備好的石灰驅蟲,然後將基梁支柱拼上,再在基梁之上一塊塊地將木板插入槽中,中間用木楔粘和。小半個時辰之後,房屋框架已成,只要再在上面蓋上草,這屋子便可住人了。

「竟然……有這等妙法()!」雷王成繞著屋子轉了足足有十圈。直到少年們運來第二批材料,開始挨著那間木屋搭建第二間,然後是第三間、第四間,速度越來越快,完成屋子的框架,從最初的小半個時辰將近一小時,到後來幾乎半小時便是一間,他終於回到了俞國振身邊,臉上盡是駭然之色。

「雷翁覺得如何?」

「自此之後,世上再無巧匠了。」雷王成嘆息著道。

「哪里的話,這只是簡易房,臨時搭建,我們靠著它能撐段時間罷了。若是新人來了,也得靠著這樣的簡易房臨時安置,還有那些招募來的勞力,總不能讓他們風餐露宿。」俞國振笑道:「況且,真正的巧匠,可不是做這種活的。」

雷王成陪著笑,心中卻覺得,這樣一來,只怕鄉野間的木匠,又要少一個生計來源了。

「雷翁覺得,這簡易屋還有哪些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