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寇舟於今為我船(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89 字 2023-02-06

繳獲的情況並不是太理想,因為有官兵、民壯和狼兵參與,他們在打掃戰場時才沒有繳獲歸公的規矩,不少海寇連衣裳都被扒走,只留下赤條條的屍體()。

若是強迫他們把搜刮走的財物交出來,俞國振方才的收買人心的舉措就前功盡棄了。因此,俞國振對此沒有深究。

不過,雖然金銀方面繳獲得不理想,可在物資繳獲上卻是大獲豐收了()。

「已經計算出來的各式火銃有一百四十七支,腰刀四百五十九口,纓槍二百六十五桿,各式刀劍槍鉤一千三百余柄,弓一百一十弦……」

「火銃的質量如何?」

「紀循正在查驗,不過小官人對此別太抱希望,小人也看過幾把,原本是好銃,不少甚至可能是西夷那弄到的,但海寇保養不當,銹蝕較大,唯有安南人那邊的二十枝火銃,尚算優良。」

張正身材有些偏瘦俏,他神情冷竣嚴肅,即使是站在俞國振面前,腰桿也是ting得筆直。

與羅九河、葉武崖不一樣,他說話是不留情面的,對著俞國振也同樣如此。

「無妨,只要能湊出三十枝來就好,正好給時羅峒。」俞國振心情愉快:「老將的媳fu娘家,總不好拿燒火棍去糊弄。船呢,最重要的是船,我們得了多少艘船?」

「繳獲大小船只一共是四十六艘,其中四百料的大船有三艘,都是烏艚廣船,小人審問過了,這三艘船全是劉香老的,船上各有四門佛朗機炮,我們攻碼頭時,海寇還開了幾炮。」

俞國振在定欽州為自己的後備總基地時,曾經惡補過一番海船知識,此時大明造船業已經嚴重萎縮,莫說曾經達六千料的寶船再也不見,就連五百料以上的船都近乎絕跡,四百料就是大明如今海岸線上最大的船了。以排水量而計,四百料相當於二百六十噸的排水量,其容量為排水量的一半,也即一百三十噸左右的物資。

而且此時大明艦船結構較松,不要說遠洋風暴,就是在上面架炮轟擊,炮的後座力,也能讓大多數船只解體。所以此時大明艦隊海戰,還是靠火攻小船為主力,以跳幫接舷為主要手段,以順風灑石灰為主要計謀。這一手段,已然落後於此時代了()。

「另外二百料船有六艘,船上無炮,都是福船,其中四艘屬於張大疤拉,兩艘為劉香老。」

「一百五十料戰船十一艘,六艘廣船,盡是劉香佬手下,五艘沙船,為張大疤拉所有。」

「其余各se小船二十六艘,僅此收獲,便可抵整個廉州巡海的船只了。」

說到這的時候,張正語言仍然平穩,沒有ji動之情,倒是俞國振心里卻是ji動起來。

這就意味著,他已經擁有西海最龐大的艦隊了!

雖然他對此際大明的戰船相當不滿意,可白手起家,能擁有這些船,就已經很不錯了。

人家李畫梅不就是只靠著一艘小船成為七海霸主么,自己一上手就幾十條船,這基礎可比李畫梅要強得多了!接下來當然是貿易,賺錢,投資辦船廠,攀科技樹,風帆炮艦,出兩千噸戰列艦將鐵甲配加農曲線炮,大炮開兮轟他娘,安得巨鯨吞扶桑!

胡思亂想了好一會兒,俞國振才收斂住心神:「甚好……你將統計的結果記靈下來,交由小蓮歸檔。另外,此戰中家衛敘功,由你、九河、陳恩、老牛、田伯光組成敘功團,陳恩為主,你們四人為副,以敘功標准來確實升銜、晉職,如何?」

「是!」

對俞國振交代的這個任務,張正有些驚訝,不過他也沒有多問。

人事事務最為煩瑣,而且隨著屬下的人員增多,俞國振已經不可能事事過問,所以他現在有意識地將一些制度建立起來,有了這套制度,家衛少年中的賞罰就無須他事無巨細地去查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了手中的決定權,按照敘功標准,五人敘功團將會把建議提到他面前,至於如何晉升獎賞,那是俞國振的事情了。

交待完這些事情之後,俞國振還有許多事務要做,將岸被他打發帶著峒人回時羅峒,那三十枝火槍與少量彈葯也被同時送了去,知州王傳臚那兒也得遣人去報信,他算是知道部分內情的……

當這些全都忙完了,天se也已經晚了()。就在這個時候,他聽得有人來稟:「黃順、獨孤星求見。」

獨孤星的意見,方才羅九河曾向他提過,俞國振倒是有一個計劃,這獨孤星打仗是不成的,身上沾染了太多大明基層將官的習氣,但他帶兵卻還是有一套,至少他帶著的那兩百官兵,都算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