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七、余波猶激浪三尺(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706 字 2023-02-06

一五七、余波猶激浪三尺(二)

「大捷?」

「大捷()!」

北京城中,崇禎皇帝把奏折接了過來,方才與曹化淳的簡短對話,讓他知道,自己現在收到的是好消息。(《7*

他自詡英主,不象那些被他所鄙視的庸主那樣,掩耳盜鈴不喜聽壞消息()。但是如果地方上送來的奏折是好消息,他當然會更高興。

溫體仁掃了在旁邊的曹化淳一眼,不過他做得極為隱蔽,就是曹化淳也沒有發覺。而且曹化淳如今正眉開眼笑,不停地向著崇禎作揖:「正是大捷,奴婢要為陛下賀啊,陛下果然是慧眼識英才,將那個王傳臚任命為欽州知州,才上任月許,便有此大捷,海清河宴邊疆無憂矣!」

「你這老貨,就知道胡亂拍馬屁。休得聒噪,待朕看了王傳臚的奏折再說!」

奏折是六百里加急遞送得至,崇禎皇帝聽了一個被妻子千里捉奸而對驛遞怒不可遏的御史毛羽健之言,裁撤驛遞以至李自成反,但基本的軍情傳遞,所受的影響還是不大的。

他拆開密疏,里面談了八月十五日新襄之戰經過,原本俞國振是希望密疏中沒有自己的名字,但王傳臚卻還是詳細寫了經過。故此,崇禎一見到「有南直隸廬州府無為人俞國振於此立寨」,心中頓時大奇:「這個俞國振……這個俞國振莫非便是年初破賊的那一位?」

「正是。」曹化淳笑道。

「他如何跑到……欽州去了?」崇禎皺起了眉,心中生起一絲警惕。

他其實是個刻薄寡恩之人,但倔自己並不知道這一點。曹化淳卻是明白,他沒有回答,只是低著頭。

倒是溫體仁心思轉了轉:「陛下,此人有幾分將才,何不調他去剿賊?」

「不過是一少年,在鄉土間有幾分本事,可去剿賊……」

若俞國振有個出身,比如說武舉,那么溫體仁的建議必然得崇禎支持,可是俞國振出自鄉里,特別是在崇禎所得的消息當中,與東林走得很近,本身還是東林中方孔炤侄女婿,這就非常犯忌。聖堂這種人,如何能讓他執掌兵權!

說完之後,他繼續看下去,王傳臚雖然從當時一個士大夫的立場出發,不願在密疏中隱瞞情形,不過在俞國振再三要求下,他倒在在具體經過里隱去了俞國振的功績()。只說俞國振在欽州立新襄寨,海寇襲之,他得知消息後向王傳臚求助,王傳臚便行文廉州府巡海大使,調潿洲游擊趙千駟領三營水軍、欽州把總獨孤星引兩營陸軍,又請時羅峒峒主黃浩發狼兵相助,於新襄寨大破海寇,雷州以西海寇靖矣。

「原來這個小子也有向官府求助之時。」看到這,崇禎微笑起來,心里的那絲警惕放下大半:「溫卿,你也看看,這個王傳臚……應是崇禎三年的進士吧,朕依稀記得他的名字,原本在南京工部為主事的,倒是個勇於任事之人。」

溫體仁心中琢磨了一陣,王傳臚不是他這一脈的人物,但似乎也不是東林復社一方的,屬於那種兩不相助的中立派。既是如此,他也不吝於順著崇禎的意思誇耀兩句:「此為陛下聖明,故能簡拔能員。」

他說完之後,也看了一遍那密疏,心中同樣暗奇,那俞國振那端端地從南直隸跑到欽州去做什么。那窮山惡水之所,哪里比得上南直隸繁華!

「溫卿覺得,王傳臚密疏中所奏之事,當如何封回?」待溫體仁看完之後,崇禎問道。

在王傳臚奏折之後,提出他對此次事務的處置意見,比如說,在此戰中立下功勛的諸人各自升賞,從廉州海運大使到欽州的把總獨孤星,捉住海寇巨梟陳大疤拉的俞大海,也給了個「龍門游擊」之銜。

「這俞大海乃是俞武襄族人,倒是忠義世家……一個游擊罷了,有何不可?」溫體仁笑道:「如此也可彰顯陛下賞罰分明,令諸軍各將勇於殺敵。(《 )」

崇禎自己心里也是大半准了的,王傳臚的奏折中,除了一些虛銜之外,根本不要他掏多少銀子,這樣的順水人情,為何不做!當下,他令溫體仁去內閣擬份封賞奏章出來,卻將曹化淳留在了御書房中。

「你這老貨,方才對朕施眼色,卻是為何,有什么話,不能當著溫首輔之面說的?」崇禎笑問道()。

「近日首輔氣相日趨森嚴,他是陛下信重大臣,國之棟梁,奴婢是陛下家中下仆,見之頗有些畏懼。」曹化淳是個會說話的:「況且,那俞國振去欽州之事……奴婢倒是知道,實際上是奴婢讓他去的。」

「咦,你這老貨,倒會支使人了……」曹化淳既然敢坦白,那么定然不會是什么塊事,因此崇禎笑了起來,口頭上是喝斥,卻沒有責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