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一、昔為幼虎今潛龍(四)(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18 字 2023-02-06

「我要的不是鐵器,而是礦石()。」俞國振道:「我准備在新襄開爐冶鐵,需得大量的礦石,你能不能為我尋來礦石?」

「俞公子……要鐵礦石?」胡靜水愣了一下,然後笑了起來:「俞公子那可就是在寶山而不知了?」

「哦?」

「小人方才說與佛山諸冶煉大家相善,倒不是誑騙公子,小人也曾想過給他們供鐵,故此得到一個消息,欽州便有鐵礦()。」

胡靜水所說的欽州鐵礦,便在後世的那麗鎮與犀牛角鎮,其中犀牛角鎮的鐵礦,甚至是鈦鐵礦,只是此時人並不知曉,將之統稱為鐵石。這個消息讓俞國振都覺得非常意外,黃順是本地人,也不知道欽州有鐵礦,結果還是從海寇中救出的胡靜水知道此事!

他原本想的是後世鼎鼎大名的海南石祿鐵礦,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開采易品質高,儲量足有四億噸,品質達百分之五十以上,也就是說足夠冶煉出兩億噸的鋼鐵,完全夠華夏百年所用。但他也在常往來於瓊州與欽州之間漁民打聽過,卻是誰都不知道這個地方,派人尋礦,也不知要到何時才能發現。而且他也記得後世里,這座鐵礦是日寇侵華時所開掘,從礦區到海邊足有六十余公里,而且都是極為難行的山路,所以,要真正徹底開改這一礦區,還得等待時機。

現在既然得知欽州有鐵礦,那么這次海南之行就不必了。俞國振想到這里,笑著道:「你既然知道欽州有鐵礦。當初為何不開采?」

「小人算了賬,覺得開采不合算。運送到佛山去發賣,賺不了幾個錢。」胡靜水稍猶豫了一下:「想必俞公子不是為了賣鐵料而要鐵礦。」

「你當初是找了人去勘礦?」俞國振又問道:「能不能將這個勘礦師傅介紹與我。」

「自然,那是自然!」胡靜水心中大定,暗自偷樂起來,至少他這條性命是保住了。

俞國振自己也略微懂一些勘礦技術,至少一些常用的礦石,他都認識,從高嶺土到玻璃石英砂,不至於還要去一一試驗()。不過在新襄附近。他沒有看到什么石英砂。

俞國振向胡靜水問了一些關於會安的情形,胡靜水不敢隱瞞。知無不言,俞國振原本就對會安有所了解,現在知道的就更加清楚了。

「此時安南勢力三分,最弱者為盤踞於高平受大明庇護的莫氏,其主通國公莫敬寬,其人雖頗有志向,奈何地狹人微,且其先人莫登庸篡國奪位。自縛於我大明。頗為其國中士子不恥,若無我大明庇護,早已族滅矣。」

「其余二勢力南北並爭。在其南者為阮氏,其主阮福源,會安便在阮氏控制之下。」

「在北者為鄭氏,其主名鄭壯,奉黎維祺為帝,實為傀儡,一國權柄,盡在鄭氏手中。」

「鄭莫之間,鄭阮之間,連年大戰,幾無休止,故此民生凋蔽百姓困苦,雖是坐擁沃土,卻千里荒廢,無人耕作。故此,阮氏開會安阜,鄭氏開興安,與我大明商貿,招徠海客,坐收關賦,凡外來之船,按遠近親疏收取入港稅,我大明廣州來船,是每船入稅三千貫,出稅三百貫,澳門、日本來船,入稅四千貫,出稅四百貫……一年稅入,竟至數十萬貫之眾!」

「阮氏之南,則是占城國,其國蒙昧,好取活人之膽以沐浴,而華人之膽尤其上者。」

胡靜水不愧是個極好奇的人物,他絮絮叨叨之中,將東南半島沿海諸國形勢向俞國振介紹了一番。有些事情,是俞國振前所未聞的,而且安南、廣南、占城的混亂局面,也讓俞國振心中微動,這其中可以利用操作的空間,那可太大了。

就在這時,羅九河前來報道:「小官人,審問出結果了,他們果然是張大疤拉的余孽。另外……我們也已經找到了張大疤拉的窖藏,清點出來的數量,一共是三萬七千余兩。」

因為俞國振的示意,羅九河在報告繳獲時並沒有回避胡靜水,胡靜水聽得這個數字,眼前頓時一亮()。

他耗盡積蓄四方借貸,這一船貨也就是花了萬把兩銀子,此行獲利,可得一倍半左右,而俞公子只是掃盪一個海寇的巢穴據點,便得了近四萬兩!

果然是殺人放火金腰帶……

他在心中暗自腹誹,面上卻未曾流露出來,他雖是好奇多事說話嘮叨,卻不是沒心眼的蠢貨。

「嗯,倒算是不虛此行……」俞國振哈哈笑了起來:「新襄之戰的耗費,算是賺回來了!」

清理完畢之後,俞國振邀胡靜水與他同舟,胡靜水哪敢不從,上船之後,見這支船隊向著東南行去。此時正值東北風季,向東南雖不是乘正風,卻也算得上順風,只是兩天時間,他們便到了瓊州島。再沿岸航行了一日,便繞到了樂安城。

「俞公子來此……終究有何意?」胡靜水一路上問過許多遍,卻總得不到俞國振的回答,現在看到俞國振繞著樂安城觀察沿海灘塗,忍不住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