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零、豈向腐儒談周禮(四)(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599 字 2023-02-06

第二卷]一八零、豈向腐儒談周禮(四)

------------

一八零、豈向腐儒談周禮(四)

大明崇禎七年十一月五日,俞國振難得地沒有晨跑()。

小蓮抹著淚水,嘟著小嘴,一臉都是不高興。雖然早就知道小官人會北返,也早就知道小官人此次北返不會帶自己,可這一天真來臨了,她還是覺得極為失落()。

這一次回去,也不知道小官人要多久才會再來新襄。雖然小蓮已經習慣了南方的氣候,也喜歡上這個海邊新建起來的村寨,但是,她最喜歡的,還是跟在俞國振身邊。

服侍他生活,看他忙碌,聽他的呼吸聲,在他熟睡時……悄悄親吻他的臉頰。

「小蓮乖啊,莫哭了,再哭下去,眼睛都腫得象水蜜桃。」俞國振拍了拍她的臉:「而且,為了祝我此行一路順風,你應當笑才是。」

俞小蓮勉強笑了一下,然後又嘟著嘴:「小官人,我想與你一起回襄安。」

「來來回回地跑,很累啊。」

「我不怕累!」

「我是說,我帶著你跑很累啊……啊啊,別哭別哭,耍你的呢,我也倒是希望你跟著,但這邊……你不在不成,學堂的事情,誰來主持?」俞國振神情開始嚴肅:「小蓮,你知曉我對學堂是如何重視的,這事情,除了你之外,交與誰我都不放心!」

這話是真心的,小蓮跟著他有六七年時間,可以說,她是俞國振第一個學生。從最初的基礎識字,到後來的數學算術、自然課程,甚至還有力學知識和部分化學知識,小蓮在這六七年時間里吃了不少苦頭,也花了不少精力。有些道理她不能理解,完全是死記硬背下來,因此,她是唯一可以取代俞國振,教授學堂里孩堂相應知識的人。

「是……是。」小蓮點著頭。

「那就莫掉淚了,幫我檢查一下行囊,看看東西是不是都帶齊了。」俞國振給小蓮找了點事情做。

早上八時正,俞國振來到了門外,眯著眼睛看了看還籠罩在霧靄中的新襄,他滿足地嘆了口氣()。

如今最初的木屋,已經開始變形,住起來不再象剛建成時那樣舒適了,不過這沒有什么關系,在學堂建好之後,磚石混凝土結構的新宿舍,便要開始建起。宿舍會簡陋一些,比如說澡堂、廁所是公用的,類似於後世的筒子樓,面積也偏小。在這之後,將建正式的公寓,條件要好得多,不過與如今免費的木屋、准備收極少房租的宿舍相比,公寓的租金會稍高些。

「小官人,此次北返應到人數一百一十七人,實到一百一十七人,請指示!」

俞國振眼前恍惚中,似乎看到大片的建築拔地而起,然而就在這時,齊牛的聲音傳了來,俞國振定了定神,看著那邊已經整齊列隊的家衛,臉上不由露出了笑。

他們如今穿的是普通服飾,畢竟即將開始長途跋涉,家衛的正式制服看上去有些怪異。每個人背後都背著包裹,衣裳之類的和必要的補給,放在包裹之中。

就是徐霞客,也背了一個小包,笑眯眯地站在旁邊。

石敬岩見俞國振望過來,忙向他施禮,俞國振點了點頭,然後對齊牛下令道:「出發吧!」

此次北上,他們走的是內陸加河運,先是陸路抵橫州,再轉水路到梧州,在此進入漓江,沿漓江上溯直至桂林,再於此經靈渠,到海陽河進入湘江。水道蜿蜒曲折而又漫長,好在俞國振與徐林早有准備,在沿途都設有自己的轉運站,補給之類的不成問題。

從新襄出發到橫州,花了他們兩天時間,此後一直乘船,前後坐了十二天的船,這才到了靈渠,也就是說,僅離開兩廣境內,就足足花費了半個月的功夫。俞國振心中分外想念後世的鐵路,哪怕只是老式的蒸汽機車,也用不著跑上十四天才離開廣西。

不過進入湘江之後,旅途就順利得多了,沿途都是順流而下,他們這支由六艘船組成的小船隊,只用了四天時間,就進入洞庭湖,然後再由洞庭湖轉入長江()。

「可惜,可惜。」

徐霞客戀戀不舍地看著洞庭湖與長江接口處,此時正是傍晚,天氣晴朗,一輪紅日籠罩在江面之上,半江瑟瑟半江紅,景色壯美。

「有何可惜的?」俞國振笑道。

「如此壯美山河,不可日日相見,自然覺得可惜了。」徐霞客道:「況且此次欽州之行,原本我還想前往大理看看,西南十萬大山,也想去見識一番,只可惜……沒有空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