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烽火存遺墟(三)(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50 字 2023-02-06

二二八、烽火存遺墟(三)

「一共是三千四百一十五人()。」

「現在正在進行甄別,慣寇我們不要,交給朝廷處置。」

短短的對話傳到了一夜沒有睡好的阮麗珍耳中,她非常驚嘆,早聽說有守株待兔的故事,卻沒有想到還有守火堆待流寇的事情。

俞國振的計劃相當成功,逃到桐`城樅`陽一帶的賊人,至少是九成都被他誘捕,其余零星賊人,用不著家衛出手,各鄉的鄉勇民壯,就可以收拾掉他們。

這樣的收獲,讓俞國振很滿意,而從開戰到現在,除了在奪取廬`江後才兩天的休整,家衛幾乎一直在進行奔波作戰,他們儲備的體能已經嚴重不足,因此俞國振決定,這一戰到此結束了。

「回去?」

聽得這個消息,饒是家衛少年們英勇好戰,卻也禁不住歡呼起來。

「小官人,這些流寇,弄得咱們過年都沒過好,而且打了這么久,咱們的細柳別院都沒空去重建,故此大伙這般開心啦。」田伯光嘻笑著在俞國振身邊道。

俞國振橫了他一眼,這小子心思玲瓏手段圓滑,除了與葉武崖關系稍差一些外,家衛少年中他幾乎人人都關系極為和睦,他取笑了不少人,卻並不惹被取笑者真正討厭。

「方才他這樣說,是怕我怪罪眾人,這小子,大局觀培養出來了,而且甚是圓滑,就是輕浮了些,還得磨練一番,今後可有用。」俞國振心中暗想。

前三批的家衛里出現了不少有用的人才,這讓俞國振原本捉襟見肘的局面有所緩解。

他們驅趕著俘虜前進,近四千俘虜,當然也有包藏禍心想要逃跑的,無一例外都被齊牛帶著騎兵追上殺死()。在殺了二十余人之後,剩余的完全老實了,乖乖地向東而去。

驅趕這些流寇急行軍到樅`陽,再以知縣楊爾銘的名義,征發了數十艘民船,他們順江東下,僅僅是一天功夫,就回到了襄安。聽聞已經到了襄安時,俞國振忍不住走了出來,看著西河邊的一片狼籍,良久沉默不語。

船靠了岸,流寇破壞得很徹底,就連他們搭建起來的碼頭也沒有了。他們只能借助舷板,搖搖晃晃上了岸,踏在自己熟悉的土地。

俞國振走了幾步,原本墊起的礫石路上,盡是人畜糞便,那是流寇留下的,這條路破壞的難度比較大,他們就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襄安的憎恨。

他們走了百余丈,來到細柳別院的廢墟上。這是最徹底的廢墟,不僅所有的木制結構都被一把火燒得干凈,就連夯土的圍牆都被他們拉翻了。

在廢墟之中,俞國振沒有找到任何完整的東西。

這邊原本是家學所在地,有黑板有課桌的,但當流寇們到來時,只有破壞沒有建設的他們,永遠不知道這里的意義。那邊是院子里的一排桑樹,現在被連根挖出,俞國振知道家衛少年里不少都喜歡這些桑樹結的桑椹。

「他們是農民起義,但也是流寇……朝廷讓他們瘋狂了,而且,在他們之後,還有更為瘋狂甚至很難找到一絲進步性的東虜。如果我不努力,不能守住這片江山,那么,被摧毀的就不只是細柳別院,而是整個華夏!」

「斷絕的不是桑樹的根,而是華夏的傳承與根基!」

「被打斷的還有華夏人的脊梁,先是二百六十年的奴隸制復辟,接著是一百年的列國入侵,甚至到了華夏重新站起來後,還有一些華夏人沒長出脊梁來,外忍內殘,甘為洋奴!甚至在洋夷極明顯的欺凌之下,還自欺其人自我陶醉自達**()!」(注)

心里這般沉思,俞國振的神情漸漸有些嚴肅起來。

在他旁邊,王啟年甚至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這個流浪而來的少年,唯有在襄安,才體會到了充滿關注的生活。不僅是他,幾乎所有家衛都嗟嘆之余憤憤不平,不少人已經後悔,紛紛向俞國振請求,要再去殺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