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零、萬事皆交易(一)(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27 字 2023-02-06

二三零、萬事皆交易(一)

不管俞國振心中是如何想的,但至少表面上,他還是一臉微笑,站在重新建好的碼頭上歡迎著這群不速之客()。

來的不是方子儀,為了避嫌,方子儀直接去了無`為城,是王月、馬嬌和顧眉等人,她們現在當然不會再拋頭露面,但在舊日姐妹中的影響力還在,因此這次來撫民勞軍,很是拉到了一群願意為國效力的姐妹。

須知明末之時,雖是士人多無風骨,可這些青樓女子中卻出現了不少氣節之輩。而且,做這一行的,名聲就是關鍵,要名聲除了與名士交往獲得他們的吹捧,平時展示出慷慨氣節,也是一個方法。

柳如是也跟著她們來了,倒是李廣堰這個時候顯出她大膽的一面,不避嫌疑同船而來,隨她帶來的,還有專為家衛添制的冬衣五百套,另有金陵城中各平民家女兒縫納的鞋墊兩千雙。

當清一色數十艘畫舫出現在水邊時,就是俞國振,也驚呆了。

就算是秦淮河中,也很少有這么多畫舫同聚一處的事情發生吧。而且,除了這些畫舫之外,還有同樣數十艘客船,這都是聞訊從金陵等地跟來看熱鬧的富貴人家。巢`湖戰役大捷的消息,已經傳回了南`京城,因此眾人都知道無`為已經安全,而在戰後能親赴曾經的戰場,既可顯顯自己的膽量,也有向別人吹噓的資本,更何況這里還聚集了如此多的名姝。

一百五十名家衛整裝列隊,站在碼頭的兩邊,而那些俘虜勞工,也被帶到了水邊之上,在家衛的看管下,端坐於地,不敢胡亂動彈。

出現在俞國振面前的人讓俞國振有些意外,竟然是李貞麗李大娘。大約是三年前曾經在金陵城中見過一面,如今相見,李大娘半點未顯老態,倒是俞國振如今,卻是成熟了許多。

雖然王月三人去年曾奪得秦淮三花魁的稱號,不過她們旋即就從眾人視線中消失了,因此論及在秦淮河畔的影響力,她們還無法同李麗貞相提並論()。李大娘向來慷慨豪邁,巾幗不讓須眉,她第一個走出來,然後恭恭敬敬向俞國振一福,又對著列隊迎候的家衛們福了一福。

「多謝大娘。」

「此一禮,乃受舫中諸姐妹所托,以謝俞公子及諸壯士。聽聞俞公子欲為此戰陣亡諸壯士建墓園,園成之時,奴定來上香致禮。」李大娘道。

「那廝是誰,為何李大娘向他行禮,他竟然坦然受之!」

一艘隨畫舫而來的船上,某個年輕人看到李大娘行禮時勃然大怒。此時李大娘也不過二十二歲,雖然已過妙齡,卻依舊姿容非凡,因此逐裙之臣不可勝數。

「那便是俞國振,無為幼虎。」有人猜到了俞國振的身份。

「啊……便是無為幼虎,也不當如此受李大娘之禮吧?」

「若你能象他一般,在數十萬流寇中殺個來回,李大娘便也會向你行禮了,你多日夙願,沒准也可得償一二。」有看他不順眼的諷刺道。

「陣前廝殺,乃武人所為,咱們科途士子,講的是道學,談的是心性,若是咱們前去廝殺,豈不是斯文掃地?」那人反駁道。

船上諸人頓時紛紛應和,但就在這時,卻看到俞國振向著李大娘拱手抱拳。

他抱拳的姿勢與普通人抱拳略有不同,雙足外八而立,腰直得筆挺,挺胸收腹,配著他那一身制服,使俞國振顯得英氣逼人。他這一禮施出,在他身後,齊牛厲聲喝道:「敬禮!」

齊牛平時憨憨的,說話瓮聲瓮氣,但當他大聲喝時,聲音有如洪鍾虎嘯,頓時驚得那些正在相互應和的公子儒生們身體一顫,有幾位干脆雙足**,跌坐在船板上,而那位稱陣前廝殺是武人所為的,干脆就是一個沒扶穩,直接掉進了西河水中()。

船上水手頓時七手八腳地去撈,這大冷天里,河水雖是不急,卻也凍得那廝去了半條性命,便是抱著船家端來的炭火爐子,也還一個勁兒瑟瑟發抖。

「嘶!」

在別的船上,卻傳來一片嘶聲,因為看到岸上列陣的一百五十名家衛,整齊劃一地行了一個與俞國振相同的叉手禮。這般一百多人,動作如出一轍,而且充滿了陽剛之氣,對於那些慣在脂粉堆里打滾的人來說,實在是少見。

「有勞諸位姑娘來此,偏僻小地,方經戰火,無以招待,還望海涵。」俞國振行完禮後,向李大娘微笑道:「如是來信中說了,此事多虧大娘操持,實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