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萬事皆交易(五)(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04 字 2023-02-06

二三四、萬事皆交易(五)

「三件事?」俞國振根本不想聽,他掙脫張溥的手:「此前史可法答應我一件事情尚且做不多,遑論三件?而且,背信棄義的小人,許諾出一百件,又有誰能相信?」

「此次絕對不會出問題,絕對()。」張溥拍胸擔保:「若有問題,愚兄提頭來見你!」

「天如兄……你的頭我不想要()。」俞國振似笑非笑地看著張溥一眼,下面一句他不說,張溥也知道意思,張溥的頭,根本不值這個價!

張溥的臉騰的紅了,象他這般自視甚高者,最厭惡的便是別人瞧不起他!

但此次來是為了替史可法安撫俞國振的,此前已經辦差了,不能再差。因此他賠笑著道:「那好,那好,濟民,你說說,如何才能讓你同意?」

「史可法以其師左忠毅公的在天之靈發誓吧。」俞國振道。

這個條件頓時讓張溥眼睛瞪得老大,這可不僅僅是不信任史可法的問題,簡直是與史可法撕破臉!

史可法最敬其師,若是要以其師之靈發誓,也不知史可法會如何羞怒!

俞國振冷笑,史可法的羞怒,與他何干,既然史可法做出了初一,就休怪他做十五。言而無信,就要為之付出代價,至於史可法的那些所謂苦衷,說到底,不過就是他們東林的利益!

「既然俞賢弟這般堅持,那我就回報了。」張溥看了俞國振好一會兒,見他始終沒有收回方才的話,心知他此次是已經決意了:「三件事之一,是許你襄安巡檢司五百人的名額。三件事之二,是許襄安巡檢司一百套馬與甲兵。三件事之三,是……」

「不必說了,若只是這些事情,我敬謝不敏。」俞國振哈哈大笑起來:「你可以回去對史可法說,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

「濟民,何出此言?」

「襄安巡檢司是朝廷所立,巡檢司人手兵馬,為朝廷所用,甲兵馬匹,自應由朝廷應承。史可法倒好,將為朝廷所設的襄安巡檢司說是我俞國振的……他的如意算盤,不就是打著我這三百家丁的主意么?」俞國振冷笑了一聲:「有件事情,他或許不知,家叔已經辭了巡檢之職。」

「什么?為何……」

張溥問出兩個字,話語便又塞了回去,原因不就是史可法初上任時便打了俞宜軒的板子么()!

「我不讓你為難,你回去吧,史可法此人,首鼠兩端,出爾反爾,非砥柱之材。左忠毅公托之以後事,實是迫不得已,若是此人得用,必誤大明。」俞國振想到原本的歷史當中,史可法督師江淮近十年,竟然未練成一兵,在流寇逼近京城之際,也不曾提師去救而是逡巡觀望,崇禎殉國之後,又迫不及待試圖得擁立之功,結果卻還在擁福擁潞問題上搖擺不定,最終政爭失敗督師揚州……

除了氣節,一無是處!

這些話在俞國振心中憋了許久,他其實也希望,象史可法這般在史上留下青名的人物,能做出和他的名聲相符的事業來,但今日史可法卻讓他失望了。細細想來,這才符合史可法的性格,自己一直以來幫他的,卻根本不能改變他的本性啊。

「咳咳……」張溥卻將這個當成了單純的氣話,看到俞國振生氣,他再次認定,遷數萬從賊百姓之事對俞國振極重要,但正是因為極重要,所以張溥更是打定了主意,非得將此事破壞掉。

他和史可法一樣,擔心俞國振尾大不調。若是俞國振真在南方有了數萬人口民戶,那么想要禍亂大明的話,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不能為他所用,那就不如……

這個念頭在張溥腦中一閃而過,但他沒有細思,他知道俞國振有一雙敏銳得過份的眼睛,他只要細思,就會在這雙眼睛前露出破綻,而那樣的結果,絕對是他所不能承受的。

且徐徐圖之。

「濟民,你聽我說,我覺得這三條也不合理,要不如此,你說說看,你想要什么,我們盡力辦到!」

俞國振深吸了口氣,冷冷看著他,然後伸出三根手指()。

「附賊的百姓,一共俘獲數萬,別的我不要,我只要五百人,無`為城里的五百人及其家眷。另外,如今在襄安的這兩千,乃是積年之賊,只是較為老實,又有悔改之心,我故留之。」俞國振冷漠地道:「此戰中我陣亡一百余人,未要朝廷一枚銅錢的撫恤,我家園被毀,須得重建,這些人,必須給我,這是底線!」

「我代史道鄰應了!」張溥點頭。

原本他們的計劃中就知道,俞國振不會將吃到口中的東西吐出來,事實上,俞國振賣掉三千俘虜和甲胄武器的事情,史可法也知道了,他還大感驚奇,也正是知道此事,他才確定,俞國振確實不會和獻賊勾結。若只有二千五百人,雖然這兩千五百人是青壯,但在史可法看來,這總比數萬人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