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九、一夜河洛朔風起(一)(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07 字 2023-02-06

二五九、一夜河洛朔風起(一)

「這船如何行到咱們金陵來了()!」

當這艘三桅帆船出現在金陵碼頭時,碼頭上的苦力們都訝然而望,議論紛紛。

原因很簡單,這種三桅帆船的樣式,與如今大明境內任何一種帆船都不一樣。它不是硬帆船,上面掛著的分明是軟帆,而且外型狹長,看上去倒象是一片柳葉。最高的桅桿上掛著一面綉著不知是何種魚類的旗幟,那魚倒是可愛得緊。

若是熟悉南海的人,見到這旗幟便知道,那是新襄漁政局的旗幟()。

方以智鮮衣怒馬,正從碼頭經過,見到這艘船,便也湊過來看熱鬧。

隨著年關的來臨,他心中多少有郁悶。年初之時,安廬大戰中俞國振可謂只手擎天,連帶著跟他去與流賊交戰的孫臨都得了功勞,補了一個武職上任去了。眼見著身邊的友人,或者建功,或者立業,方以智自己卻蹉跎歲月,這讓他心里相當不樂。

不樂的結果,就是紙醉金迷。托俞國振辦刊辦報的福,方以智現在不缺錢,甚至還可以用稿費補貼一下諸弟,他又不善營產,剩余的便扔進了秦淮河的銷金窟中。象今日,便是帶著一幫粉頭酒友,到城外棲霞山「射獵」,此際才回來。

熱鬧散去之時,最為寂寞,故此,他才獨騎沿江而行。

這艘船船身被刷成漂亮的白色,船頭是內陷,尖削如刀。船身首尾長約是十五丈,而寬則不足三丈,狹長的船身,證明它是以速度見長,而並非以載量見長。

那帆船靠岸之後,一個個衣著怪異的水手上了岸,方以智一見,卻是眼前發亮,他是與俞國振極熟的,當然看得出,這些身著白衣的水手穿的,卻是俞國振家衛的制服!

「是濟民回來了!」他頓時猜到,當下便驅馬向前。

俞國振滿意地拍著舷板,對著身邊諸人笑道:「果然不錯,統共只花了十四日,這還是逆風,你們回程,只要七八日就可以到了!」

羅九河也嘖嘖道:「小官人,這船真是了不起!」

俞大海卻搖了搖頭:「快則快,不過公子說了,今後之海戰,跳舷接幫戰越來越少,多的是炮戰。船大炮多者勝船少炮寡者,炮快射遠者勝炮慢射近者。這種帆船,裝炮不多,炮戰難勝,載貨亦嫌不足,只能充作運輸之船使用()。」

俞國振哈哈大笑起來,飛剪船的快就是它最大的特點和優勢,運量不足的問題,完全可以用速度來補。況且這第一艘飛剪船,是他與原劉香老的船匠、雷家兄弟先做出模型,然後再在來自雅加達的西班牙船匠協作下,完成了這一中西合璧的大作。

從他開拓新襄開始,就在注意收集適合造船的木料,而欽`州附近大山中原本就產巨木,而擊敗劉香老後,又從劉香老的老巢那邊拐來了不少木料,所以龍門島的船塢里,造船用的木料可謂堆積如山,其中有不少已經風干,已經可以使用了。這次回新襄,他第一件事情便是造這艘飛剪船,前後花費了半年時間,總算造了出來。

在新襄與會安之間來回了一趟之後,這艘船便被用於送俞國振回金陵上。他手中有南京鎮守司發出的勘合,加之船速又快,沿途幾乎沒有耽擱,即使是絕大多數時候逆風,他從廣`州到金陵,也只是花費了十四天的時間,較之福船,幾乎快了兩倍!

船上除了六十名水手,另載一百二十名家衛,還有一些新襄產的貨物。俞國振估算了一下,這艘船的滿載量,應該是三百到四百噸左右。在此時不算是大船,但也足夠他用了。

「先不急,這船原本就是為方便往來於金陵和欽州之間,今後咱們來回方便,用不著在途中虛耗時間了。至於戰艦,總會給你們造的!」

說到這,他邁步踏上舷板,上了金陵江岸。

然後他便聽到了有人高呼:「濟民,濟民!」

俞國振驚訝地回過頭,看到方以智驅馬奔來,然後縱身下馬,大笑著向他一揖:「好你個俞濟民啊,這是你的船,可真漂亮!」

「密之哥哥,你怎么會在這里?」俞國振也是滿臉訝然。

「正好從棲霞嶺回來,沿江轉轉,沒想到便看到你的船,嘖嘖,當真是艘好船,一定很快?」

「那是自然,乘此船自廣`州府來金陵,只需十余日即可()。」俞國振也巴不得有人與他一起分享,因此大笑著道:「密之兄要不要隨我這船去一趟廣`州府?」

方以智聽得心中大動,眨了眨眼睛,但旋即垂頭:「濟民,你可是在耍我,馬上年關了,我如何能去廣`州府!」

俞國振笑道:「年後去就是。」

方以智卻皺著眉,搖了搖頭,看著他道:「濟民不是得到消息回來的?」

俞國振一怔:「什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