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玉瓶冰杯狄公酒(三)(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05 字 2023-02-06

三一四、玉瓶冰杯狄公酒(三)

曹化淳咯咯笑著,向俞國振說出讓他眉頭一挑的話來()。聖堂最新章節.

此次北上之行,原本就是因為崇禎想要見他,但崇禎這位天子,在勤奮上真的沒有話說,雖然是瞎忙乎,卻很難有閑的時候。因此,俞國振到了京城已經六天,仍然沒有見著他。

他日理萬機,俞國振也不悠閑,他是瞎忙乎,俞國振則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戰略考量。旁人覺得他只是亂跑的閑子,實際上在將來,或許就會產生巨大的用途。

俞國振一直認為,崇禎是個好縣令,努把力,也可以當一個好的知府,但一省之地就已經超過了他的極限。

「三日之後召我覲見?」

「陛下會出來見你。」曹化淳壓低聲音說了一句,然後象什么都沒有泄露一樣:「便宜坊的烤鴨不錯,你這酒可以用便宜坊的烤鴨來佐,倒是難得的美味。」

「曹公如此推薦,便宜坊晚輩定然是要去的。」俞國振道:「還有一事,晚輩要麻煩曹公,晚輩有些物產,想遣人到朝鮮國去賣,聽聞朝鮮國上到君王下到臣民,都極為仰慕曹公,故此還請曹公賜個名頭,讓晚輩可以在朝鮮便宜行事。」

曹化淳聽得此語,眉眼忍不住跳了一跳。

俞國振不等他回應,笑著又道:「晚輩曾聞,當初宋時張俊府中一老卒,奉令至朝鮮,尚能獲十倍之利而返。晚輩不才,最好金銀,總不至於輸給一老卒。此行若得成,願奉獻天子十萬銀之資。」

他說的是宋人筆記《四朝聞見錄》中的記載,南宋中興四名將之一的張俊,同時也是秦檜害死岳飛幫凶之一,生財有道,派遣一老卒到朝鮮連蒙帶騙弄得五百萬貫巨財的例子()。(《》.)

曹化淳也是飽讀詩書的,他可不是不識字卻能當秉筆太監的魏忠賢,因此知道這個典故,頓時眼前一亮。

十萬銀對他來說,並不算是太大的財富,但對於當今天子來說,可是一大筆錢!

崇禎皇帝比較悲劇的地方就在這里,他繼位之時,托此前皇帝收刮之福和抄拿魏忠賢府庫之利,內庫當中頗有些余錢。他初登大寶,尚不知朝中的官吏是什么德性,興致匆匆地減了數年遼餉,不足之數便以內庫去補。結果甚為悲摧,遼地後金未平,內庫銀兩已空。此後他的內庫便一直空虛,朝官動輒要他拿內庫去彌補戶部的虧空,而內官則想方設法從內庫中弄走他的藏銀。

這也是他以堂堂一個大帝國之君的身份,卻對俞國振奉上的每年不過兩萬兩銀子的河珠之利也甘之若飴的原因。原本的歷史當中,李自成攻入京城抄擄皇宮,有人說是抄走了數千萬兩的銀子,因此便有不嚴謹的史家附會說崇禎小氣,守著數千萬兩銀子也不願拿出來犒養軍士,卻不知這數千萬兩銀子當中,來自於朝廷中文武官員、勛親國戚和內宮太監的,占據了絕對大多數,真正來自於崇禎小金庫的,只怕是少之又少。

俞國振以十萬銀相許,曹化淳心動了。

這十萬銀是明面上的,是獻給崇禎皇帝的,那么至少還有些是獻給他的。天子拿大頭,他拿小頭,理當如此。

這其中他既不需要出資,也不需要出力,不過是給個空頭的使者頭銜罷了。而且,俞國振三日後面君見聖,很有可能直接對天子提起此事,若真提及了卻被自己擋住,以天子對於銀錢的渴望,到時候自己可就要受掛落。

「既是如此,那么……咱家會給你安排好的,只作朝廷秘使吧。不過,濟民啊,你膽大妄為可是極有名的,咱家在內宮之中,都不只一次聽起()。(聖堂.)朝鮮之事,干系藩國邦交,你在處置之時,切切小心。」

說到這里,曹化淳令人奉茶添水,俞國振知道這便是送客,於是又閑話了兩句便起身告辭。

今日算是大有收獲。山`東之事的後續算是抹平了,從曹化淳那兒得到的消息,孫臨為登萊總兵,那么他在青島口的營建工作便可以立刻展開。他要在那兒建一座大港,以備將來使用,同時分插人手,保證北方若有什么意外,他在山`東有可以使用的力量。而曹化淳答應給個名頭前往朝鮮,這更意味著他接下來的布局會更加順暢。此際朝鮮,尚記憶萬歷天子時援助抗倭之恩,雖是迫於後金淫威,不得不與之約為兄弟之國,但對大明總體上還是保持著恭敬。

那里也是鄭家勢力較弱之處,正好可以充當新襄的傾銷市場。另外,朝鮮的資源也可頗有可用之處,至少,朝鮮還有人口。

對於人口的渴望,俞國振永不滿足。

這是一個什么時代?這是一個大移民的時代!歐洲的白皮殖民者們,正象病毒一樣,把他們多余的人口散布到世界各地,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制造麻煩。任何沒有組織力的國家或民族,都會面對著他們的瘋狂入侵,而那些廣闊肥沃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也一塊塊落入了這些殖民者手中,在他們手里變成財富和武器,去屠殺和擄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