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零、忽報前方射名王(八)(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568 字 2023-02-06

大明崇禎九年九月初四,晨。

秋高氣爽,空氣中彌漫的若有若無的血腥氣味似乎已經消褪了,閻應元伸了一個懶腰,方才在自家後院活動了筋骨,又練習了一下射藝,這讓他覺得分外暢快。

自然,若是能用建虜來給自己當靶子,那就更暢快了。

才到門口,與幾個相識的人打了招呼,正准備前去點卯應到,就見街上人群突然嘩的一聲響了起來。無數人聚攏在一處,擁向了御街,仿佛往常的元宵威會一般。

「對了,怎么忘了這回事!」

閻應元一頓足,這一天可正是獻俘之日,怎么能忘了這事情!

京城的百姓,可都對建虜恨之入骨,這次建虜入侵,對京畿一帶造成極大損失,若不是俞國振,只怕這損失會更大!

想到俞國振,閻應元不禁長嘆了一聲,這位俞公子只是布衣出身,提三尺劍,督一萬兵,破建虜於冷口,殺得血流成河,據說擒斬的數量近萬,對於總共人數也不過三十余萬的建虜來說,可得沉重至極的打擊。他還不足二十歲,正是英雄少年之時,可惜自己,雖然也自詡有一身本領,卻只能在倉庫小吏的職位上空自老去。

反正今日眾人都會來看熱鬧,他也懶得去公庸,便隨著人潮到了御街。

崇禎也一大早就起來,等著禮部的官員教好得勝回來的將士們禮儀便可以開始入城獻俘。為振作民心士氣,他決意效仿神宗皇帝,於午門親迎凱旋回來的將士,到時少不得宣旨,如神宗當初所言:「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但禮部的官員還沒回來,曹化淳卻神情惶惶地跑了進來。

「何事慌慌張張?」崇禎心里登的一跳。

這是他難得高興的一天,莫要又發生什么意外,弄得他好心情變得惡劣。

「皇爺,過……過……俞國振離開京師了。」

「什么?」崇禎聞言訝然而起。

此次京畿大戰,俞國振立下的功勞,足以讓朝廷內外文武都臉紅。為此,崇禎也為他准備了南海伯的封爵,只等著在午門之上公開宣告。可以說,今天除崇禎之外俞國振就是主角。

可這主角卻離開京師?

「他是為何離開京師,嫌聯給的爵位小了?」崇禎眉宇間掠過一絲猙獰。

「不,不是他有一奏本,托錦衣衛轉呈皇爺。」

曹化淳略一猶豫,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奏事的盒子遞上。

盒子上面有封條,但錦衣衛里有的是辦法揭開封條不為人所知。曹化淳在接到這個盒子時便揭開封條看了。可看完內容,他又後悔自己揭了封條,好在他還有辦法將之貼回去。

如果不是得到確切的消息,俞國振已經離開京師他還未必會將奏折交上去。可俞國振不在,今日的主角缺場,崇禎肯定會問起,瞞是瞞不住的。

崇禎喘了兩口粗氣只覺得兩處太陽穴隱隱生痛,他幾乎是奪過那盒子,打開後拿出其中的紙冊來。

俞國振自己是不會寫奏折的,但章施對此並不陌生,漂亮的館閣體,再加上聲情並茂的文字,全部說的只是一件事情。

他俞國振在前線出生入死他的家眷卻在天子腳下京城之中為人刺殺!

聽聞刺客所用的武器,乃是軍中克敵弩,而這克敵弩竟然是邊關流落到刺客手中的,俞國振不願天子為難,故此南歸雲雲。

看到這個崇禎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他確實有些生俞國振的氣,但一想到俞國振性子驕傲,又還不足二十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這口氣,他若能忍得下去,那才是值得懷疑的事情。

正是俞國振忍不下這口氣,所以才讓人覺得,他有可愛之處。

「曹化淳,這奏折,你看了?」

「奴婢怕里面有什么不忖之處,確實看了。」曹化淳不敢撒謊。

「你覺槍……聯該如何處置俞國振?」

「奴婢內監,為皇爺家奴,不該干政。天下臣子賞罰之權,皆應由皇爺自斷。」

「你是個曉事理的……可偏偏有些人卻半點事理都不曉!」崇禎怒極。